close
在台灣近代的非官方用語中, 習慣將沒有不動產的人暱稱為"無殼蝸牛",
既然如此, 那為何不直接稱呼他們為"蛞蝓"呢?
大哉問一則。
說到蛞蝓, 我家附近的一條小路上, 每到下雨天就會出現很多很多的蛞蝓。
不知道是不是周圍土壤太過肥沃, 這些蛞蝓一隻比一隻粗壯,
黝黑的表面長得和象皮一樣, 閃耀著一種非常詭異而濕潤的光澤, 每一隻都比我的拇指還要大條,
雖然我不怕蛞蝓, 但看到它們以十隻十隻為單位的成群匍伏,
還是不免令我背毛倒豎, 覺得非常噁心。
偏偏那條小路又算是附近的一條小要道,
行車往來, 把蛞蝓群輾成一灘灘的肉糊,
那慘狀真的比手指還要催吐。
這不禁令我想起了伊藤潤二早期的短篇名作"蛞蝓少女",
不過當少女最後終於"蛞蝓化"時, 一向擅長把日常事物噁心化的伊藤大師倒是把"顱殼"畫得蠻美的。
想來第一次看到伊藤大師的作品, 已經是小學時的事了, 歲月不饒人啊!
伊藤潤二實在是個將凡事病態化的天才, 任何瑣碎的事物都能成為筆下題材,
就連"漩渦"這個抽象的概念他都能掰, 而且還掰得很合理(!?)。
小學時曾一度熱衷, 收集了不少他的作品, 和弟弟一起一邊翻一邊怕得哀哀叫,
我一直覺得他作品的書頁有種怪味, 一種讓我聯想到停屍間的氣味。
(雖然我也沒實際聞過停屍間的氣味)
有一陣子忽然變得很害怕, 把他的書藏在三樓書櫃最內側的角落, 晚上沒開燈還不敢上去,
"伊藤"也成了我家的禁語; 雖然這樣說有些失禮, 但你不覺得那個"潤"字有種先天上的噁心感嗎?
後來我甚至怕到把那些書寄放到表姊家, 放了一陣子後表姊也受不了, 要我把它拿回去,
在拿回家的路上, 我做了一件很蠢也很浪費的事, 我把書扔進了附近詭異的竹林裡,
請別笑我, 當時年紀小。
只是後來, 我長大了,
也不知道為什麼, 忽然有一天任何恐怖片, 鬼故事都嚇不了我了,
我漸漸習慣將肢解當作喜劇看待, 還一邊品頭論足的批評殘肢太假, 假血太多,
或許那正是墮落的開始吧!
這幾年又重新愛上了伊藤大師的作品, 收藏也在慢慢的補齊中,
想當年實在是太奢侈了。
另外, 延伸思考,
蛞蝓=鼻涕蟲嗎?
又是一個不太重要的疑問,
如果哪天我真的很無聊, 或許會去試試知識+吧!
既然如此, 那為何不直接稱呼他們為"蛞蝓"呢?
大哉問一則。
說到蛞蝓, 我家附近的一條小路上, 每到下雨天就會出現很多很多的蛞蝓。
不知道是不是周圍土壤太過肥沃, 這些蛞蝓一隻比一隻粗壯,
黝黑的表面長得和象皮一樣, 閃耀著一種非常詭異而濕潤的光澤, 每一隻都比我的拇指還要大條,
雖然我不怕蛞蝓, 但看到它們以十隻十隻為單位的成群匍伏,
還是不免令我背毛倒豎, 覺得非常噁心。
偏偏那條小路又算是附近的一條小要道,
行車往來, 把蛞蝓群輾成一灘灘的肉糊,
那慘狀真的比手指還要催吐。
這不禁令我想起了伊藤潤二早期的短篇名作"蛞蝓少女",
不過當少女最後終於"蛞蝓化"時, 一向擅長把日常事物噁心化的伊藤大師倒是把"顱殼"畫得蠻美的。
想來第一次看到伊藤大師的作品, 已經是小學時的事了, 歲月不饒人啊!
伊藤潤二實在是個將凡事病態化的天才, 任何瑣碎的事物都能成為筆下題材,
就連"漩渦"這個抽象的概念他都能掰, 而且還掰得很合理(!?)。
小學時曾一度熱衷, 收集了不少他的作品, 和弟弟一起一邊翻一邊怕得哀哀叫,
我一直覺得他作品的書頁有種怪味, 一種讓我聯想到停屍間的氣味。
(雖然我也沒實際聞過停屍間的氣味)
有一陣子忽然變得很害怕, 把他的書藏在三樓書櫃最內側的角落, 晚上沒開燈還不敢上去,
"伊藤"也成了我家的禁語; 雖然這樣說有些失禮, 但你不覺得那個"潤"字有種先天上的噁心感嗎?
後來我甚至怕到把那些書寄放到表姊家, 放了一陣子後表姊也受不了, 要我把它拿回去,
在拿回家的路上, 我做了一件很蠢也很浪費的事, 我把書扔進了附近詭異的竹林裡,
請別笑我, 當時年紀小。
只是後來, 我長大了,
也不知道為什麼, 忽然有一天任何恐怖片, 鬼故事都嚇不了我了,
我漸漸習慣將肢解當作喜劇看待, 還一邊品頭論足的批評殘肢太假, 假血太多,
或許那正是墮落的開始吧!
這幾年又重新愛上了伊藤大師的作品, 收藏也在慢慢的補齊中,
想當年實在是太奢侈了。
另外, 延伸思考,
蛞蝓=鼻涕蟲嗎?
又是一個不太重要的疑問,
如果哪天我真的很無聊, 或許會去試試知識+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