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繡了黑線的帆布,
一個標示"我不是塑膠袋"的購物袋,
引發了一連串集體癲狂的真實事件。
之前, 當它最初在英國超市限量發售(唉~ 原本我還蠻喜歡那家連鎖超市的, 它們的巧克力可頌便宜又好吃), 因而引起英國民眾大排長龍搶購時, 我就覺得這整件事很荒謬。
記得當時我心想, "不會吧! 連英國都淪陷了",
因為印象中, 一般而言, 英國(或說歐洲)的民眾, 比起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民眾還理性得多,
要看到他們(自重的成人)一大早起來, 為了某件事物(或許除了哈利波特)而在寒風中排隊, 這種集體弱智化的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為了一個本質免費都沒人要的購物袋? 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但它確實發生了, 我也因而對英國人失望了點。
但要說"荒謬", 這幾天台灣人還真為這個詞創造了一個我想都無法想像的全新定義,
比較起來, 英國人的表現還真是有水準又守秩序啊!
擠得鞋子都飛掉了, 踩傷他人也在所不惜, 即使有人暈倒也沒人在意, 中文("不要擠!", "不要推了!")也都忽然聽不懂了,
捨棄了活到至今的一切禮教, 毫無常識的侵犯他人領域, 不分男女老少的暴行,
這些人(!?)在那一瞬間全都變成了最最自私的野獸。
老實說, 達到那樣可恥的境界究竟是什麼感覺, 我其實還蠻好奇的。
可以告訴我嗎?
在生氣, 或感到被冒犯之前, 請先告訴我,
"有誰能將數百名暴民集體失序的瘋狂暴動正當化?"
這種事沒有比較委婉的說法。
(話說回來, 連排隊都做不到, 你"真的"還想申請加入聯合國嗎?)
這則新聞徹底使我目瞪口呆, 一開始還有點好笑, 心想"那些人是白痴喔!", 但之後越看卻越感到非常不舒服, 有種想嘔吐的衝動, 而那通常是我見證了極為病態的"真正"邪惡後最直覺的反應, 相信我, 我對"邪惡"的包容度極高。
百貨公司中, 一群打扮光鮮的男女光著腳排成一排站在牆邊, 活像是被臨檢的轟趴中的場景,
搞得這麼沒尊嚴, 究竟為了什麼?
一個購物袋!?
它的本質, 基本上免費都沒人要。
說穿了, 動機還不就是虛榮嗎?
因為某某名人提了一個, 因為它是名牌, 因為500元很便宜, 因為一轉手就能獲利上萬?
噢! 抱歉我錯了, 除了虛榮, 還有貪婪。
理念說得很好聽, 把環保營造成一種"態度"也包裝得很漂亮,
誰能反駁這種政治正確的空泛標語?
確實, 它的確做得蠻有質感的, 設計簡單又大方(說難聽一點是平庸),
但我不相信任何辛苦弄到手的人, 會願意冒著汁水外溢的風險, 把飲料, 麵食, 鮮魚或是生肉放在裡面,
因為會那樣做, 甚至真的會在意環境問題的人, 絕不會花500元去買一個功能至上的購物袋。
所以, 我相信, 接下來我們會目擊的, 是一個又一個肩背"我不是塑膠袋", 另一手卻大喇喇提著塑膠袋的具體偽善,
噢! 別忘了外加虛榮與貪婪的綜合體。
- Jul 06 Fri 2007 16:27
"我不是塑膠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