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以真實世界確實存在的人物為藍本的作品,
但我最好還是不要明說, 替自己省下一次難堪也好。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經沒有時間了喲!
我的情熱已燃燒殆盡

就像流砂閃逝殞落
倒數的秒數總是飛得那麼快

所以總得加緊腳步啊!
壓縮時間
乾枯的
緊緊用力的壓呀擠呀!

在相遇的瞬間
將一輩子的愛都給了妳

所以總該加緊腳步的啊!
以雙手掬起
沁涼的
僅以雙臂擁抱 一絲一毫都無法遺漏

在相遇的那一瞬間
將所有的灰通通都塞進妳嘴裡

我還剩下什麼呢?
是回憶吧!
發生過的不會消失
愛過的
就只能釀在心底了

別忘了
死灰還是會復燃的!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贏球幾乎成了一種習慣, 這兩三個星期我也幾乎要被寵壞了,
被五月澆熄的熱情, 隨著A-rod的第二波"四月大驚奇",
和王建民近來一連串優異的表現, 又再度熊熊燃起。

依照慣例, 洋基以8比2擊敗了同樣位於紐約, 彼此有著瑜亮情結的大都會隊,
並在地鐵大戰的三連戰中取得了三戰二勝的優勢,
除了想徹底遺忘的第一戰外, 後兩場真是名副其實的"煙火秀",
而且以目前的情勢看來, 要他們低調些還真有點難。

前天王建民又投了一場代表作:
(個人認為, 他今年已經有三場代表作, 幾乎完美的那場, 完投那場, 和前天。)
他生涯(截至目前)最高峰的"三振秀"。
啥! "三振秀"!? 沒錯, 你沒聽錯,
他在自己生涯的第一場地鐵大戰, 第一次"撇"出了兩位數的三振, 10K,
成功給了首次會面的大都會隊一個威風八面的下馬威。

如果沒記錯, 郭泓志的生涯首勝好像也是在大都會手中拿到的,
如果是的話, 那大都會還真是大聯盟的台灣苦主啊!

主投8又2/3局, 用113球製造了3次DP, 外加亮晶晶的10K,
只被零星擊出了6支安打, ERA也降到越來越接近完美的3.33。
一如反常, 當大家期待他以三振解決打者時, 他都能做到,
而且某個半局的三個出局數, 還全都是被他的第二代伸卡+變速球K掉的。

在這場比賽我們看見了一個全新的王建民, 一個正要崛起的大投手,
雖然在只差一個出局數就能完投勝的情況被換下場有點可惜,
但我想, 也許這是教練刻意為了讓他接受全場觀眾熱烈歡呼所做的安排吧!

圖片來源: Yahoo Sports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遠遠的站在床尾, A注視著今天下午剛送進加護病房的少女, 她正一臉蒼白的昏沉睡著。
「X...XX是嗎? 妳的名字。」
A站在床尾閱覽少女的病歷資料, 同時不捨地以手指輕撫著白紙上的鉛字,
「自殺未遂啊... 割腕; 這麼年輕怎麼會想不開呢? 八成是為情所困吧!」她心想。
少女黑色的髮絲披散在病床雪白的枕頭上, 毫無血色的臉頰, 娥眉微蹙, 緊閉著雙眼。
「那個人一定傷得妳很深吧! 真可憐, 沒有家人陪妳過夜, 那就讓我來好好照料妳吧!」

A走到少女床邊, 俯視著她, 輕輕的撫摸著少女細緻的臉頰, 一次又一次的, 順著肌膚的紋理, 撫摸著她那細緻緊實的臉頰。
一顆石子撲通的投進了池裡, 像是一圈圈擴大、擴張的漣漪, A的臉上漸漸泛起了慾望所感染的熱度, 隨著那撫觸, 越來越強。
她爬到床上, 繃緊了雪白制服狹窄的裙擺, 跨坐在少女的身上, 像是再也無法忍受似的, 隔著被單緊貼著少女瘦弱的身軀。
貪婪的嗅聞著被單上微弱的消毒水味和少女身上散發的淡淡甜香,
「是年輕的味道啊!」, 她迷醉的摩蹭著, 「嗯! 不只, 是逐漸腐爛的青春的氣味! 再沒有什麼比這更美了!」
緩緩拉開被單, 一吋一吋的, 她像是在挑逗著自己的感官, 少女一動也不動的躺著, 像不過只是沉睡中的白雪公主般純真, 以及無辜, 更增添了一絲無可救藥的哀傷。

「今晚就是關鍵期了吧! 大量失血, 好浪費而且浪漫啊! 幾公升幾公升的鮮血就這樣嘩啦嘩啦的流進浴缸裡, 雖然現在已經又輸過血了, 但是, 可以確定的, 妳已經開始發臭了, 我嗅得見, 從沒失誤過的, 我可以聞得到, 將死之人身上發酵的酸乳馨香;
好香啊! 吸多了可是會醉的, 我可以感覺得到, 我看得見, 妳正以雙手擁抱著所有的喜樂, 像是輕柔的抱著一個小嬰孩, 飄啊飄的, 慢慢離開這裡, 好可惜啊! 這麼美麗的身軀, 現在卻只剩下污垢, 變成殘渣, 沉積著所有的醜陋, 不幸, 無傷大雅的缺點, 以及哀傷。」

輕輕撥開少女淺綠色的病袍, 她塗著豔紅色脣膏的雙唇微啟, 以長著一顆顆畸形小味蕾的舌頭細細嚐著少女無瑕的肌膚。
舔啊舔, 她舔啊舔的, 從少女的臉孔, 頸部, 一直舔到腳指。
舌頭探進她的鼻孔(細毛輕輕的搔啊搔), 嘴裡(沿著每顆牙齒的間隙, 纏繞她肥厚甜美的舌頭吸吮), 耳裡(沿著軌道進入同心圓般的漩渦深處)。
她輕輕翻開少女緊閉的眼皮, 溫柔的舔著她濕滑的眼珠和淡雅的睫毛(有一種鹼性的鹹味, 多麼的挑逗, 多麼扣人心弦啊!),
順沿著她細直的小腿, 將她粗短可愛的腳指每一根都當作母親富含營養乳汁的乳頭。

她是隻食殤獸, 有著一條可以粘去全部, 抹平一切的神奇長舌頭,
啜飲著瀕臨死亡的消極能量是她惟一能夠填滿自己情慾鴻溝的求生之道。
A小姐, 25歲, 正值所有女孩恣意綻放的黃金年華,
但不幸的是, 她卻必須夜夜與"極端不尋常"交手, 交媾。
用藥迷昏病人, 她在寧靜的深夜滿足地躺在她們身邊, 玩她們的頭髮, 手指,
用口紅畫花她們蒼白的臉, 然後在破曉之前再以海綿溫柔的擦拭乾淨。
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

所以當吳明志興奮地緊握著手中的兩張貴賓席門票, 邀她去看"雲門"首演時,
她只是淡淡的說了句: 「對不起, 我沒興趣, 而且今晚我要守大夜班。」

(Inspired by SR)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護士小姐A可以說是個一絲不苟的人。
她絕不允許自己的制服上有一絲多餘的皺折,
即使是其他同事必須拿放大鏡細細檢視才有可能發現的污漬,
一旦沾上(她總是能夠感覺得到的, 「制服就像是我的第二層皮膚。」她說。), 她總是會刻不容緩的跑去換一件。
她的櫃子裡什麼都沒有, 就是滿滿一件又一件熨燙整齊疊放著的清潔制服。
每天, 她準時上班, 戴著挺立護士帽的額頭抬得高高的, 總是自信的踩著她銀色的高跟鞋, 叩叩叩自傲的邁著大步, 跨過醫院長廊。
她非常的重視自己的工作, "醫護人員是救世救人的神聖使者。", 這是她心中毫不質疑的信念。

外科主治吳明志醫師對A小姐總是很有好感; 他今年七月剛滿32歲, 下個月即將被升為主任。
嘿! 能夠在全國最具權威的第一學府T大附設醫院爬到這樣的位置, 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對於自己, 他可以說是再滿意不過了!
前途無可限量不說, 打開履歷洋洋灑灑的一長串國內外名校PHD, 更別提(他自認)身材挺拔, 一表人才, 相貌堂堂了。
要是哪個女孩知道被自己看上啊! 應該都是雀躍不已, 想飛上枝頭作鳳凰的吧!
更別提那些自動送上門來, 癡心妄想, 滿腦子作著醫生娘夢的村姑愚婦了, 但是, 怎麼我最想要的女人就是不甩我呢? 他納悶著。

那個A小姐啊可真是個人間極品, 以我閱人無數的挑剔眼光來看還是覺得奢侈, 這樣的門面, 對於我那雙急著想抱金孫的父母而言應該是夠派頭了吧!
"老是被拒絕, 我也煩了膩了, 就算她再怎麼愛擺架子, 裝矜持, 14次的No!也應該夠她滿足虛榮心了吧! 何況, 她是絕對不可能向"雲門"首演說不的。",
吳明志緊握著手中的兩張貴賓席門票, 臉上掛著他自認為迷人的傻笑, 一邊向護士站走去。

「哎呀! 吳醫師, 怎麼有空到我們這兒來, 唉! 我也真是的, 應該改口叫你吳主任了! 真希望我那沒出息的兒子也能像你一樣!」,
一進入護士站, 護士長陳小姐(禮貌上叫小姐, 若依她的實際年齡早該稱"太太"或"阿姨"了)馬上湊了上來陪笑。
她是個精明幹練的女人, 總是堆滿笑臉的這裡挖挖那裡找找, 號稱醫院裡的頭號包打聽。
可別小看她耶! 她可不光只是個普通的三姑六婆, 對於"資訊"、"醜聞"的嗅覺靈敏度, 她可是精準得像隻嗅見血味的鯊魚。
一旦被她盯上啊! 嘿! 先是奉承啊, 稱讚的, 蜜汁糖水灌得你一肚子, 當你樂得暈陶陶的, 不小心鬆了口的時候, 就是她飽餐一頓的時刻了!
心機手腕樣樣一流, 即使連院長都得敬畏她三分, 不然你以為她怎麼得到這個鐵飯碗的啊!

「不敢不敢, 護士長, 有看到A小姐嗎?」吳明志戒慎地詢問她。
「哎呀! 這麼生疏幹嘛! 跟你說過幾次了, 叫我惠芳就好了。」她一邊故作親暱的向他靠近, 「你找A小姐啊! 我真傷心, 唉! 人老了就沒魅力了喲!」一邊向他打情罵俏,
「她好像去巡房了, 欸! 說到這A小姐啊! 我還真搞不懂她, 在醫院待這麼多年了, 我從沒見過像她這麼愛待在病房的人, 說好聽是認真啦! 休息時間不休息, 老是巡房, 每次有大夜班啊, 她又搶著要做, 她這樣搞我們還怎麼混啊! 真是的; 相處一兩年了, 也沒見過任何朋友來探班, 下了班要聯誼或一起去吃個東西, 卻老是推說有事; 同事這麼久了, 也不曾請我們去她家坐坐, 真是孤僻極了! 還有還有啊....」
「她去巡房了是嗎? 那我去找她。」吳明志隨便敷衍了一下, 狼狽的逃出了護士站。
對了, 我忘了提, 陳惠芳的纏功也是一流的。

「對不起, 我沒興趣, 而且今晚我要守大夜班。」

...未完待續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呎風雲"由許多非常棒的演員演出,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八成是), 很多我喜歡的演員都有參與演出, 而我喜歡的演員中, 有很多通常都只是擔任配角, 所以一下子能看到這麼多絕讚的配角集中演出, 真的是種最高享受。

◎最愛角色排行榜:


1.Sarah (Patricia Clarkson飾)
費雪家之母(Ruth)多年不曾交談的妹妹, 有點瘋瘋癲癲的, 非常爆笑, 人脈很廣, 在藝術圈中似乎有一定的地位(?); 她總是在最不適合的場合提出最不恰當的評語, 但諷刺的是, 她的意見往往一針見血的切入重點。
由個人非常喜歡, 也非常會詮釋恍惚神情的演員Patricia Clarkson飾演, 她的表演為這個角色的成功加分不少。


2.Bettina (Kathy Bates飾)
Sarah的好友, 個性很放, 也很敢說話, 重視朋友, 看來也是辛苦的母親一枚(?)。
由我也非常喜歡的實力派金獎影后Kathy Bates飾演, 當年她在"Misery"中的演出至今仍使我印象深刻, 好想再看一遍喔! 為什麼到處都找不到?
她同時也執導了數集"六呎", 個人非常喜歡由她所執導的"An open book"(AV女優之死; 有吳珊卓客串)。


3.Ruth (Frances Coneroy飾)
費雪家之母, 也是費雪家之中我最喜歡的角色。
在這之前我並不認識Frances, 據說她在演出此劇前, 在美國的知名度也不是太廣為人知, 因為她較活躍於劇場演出, 但看過"六呎"之後, 她馬上也成了我最欣賞的硬底子演員之一, 把刻意搞笑的瘋癲, 和作為一個母親的寂寞與種種難處詮釋得絲絲入扣。


4.Angelica (Melissa Marsala飾)
費雪家禮儀師Federico之妻(Vanessa)的妹妹, 兼職肥皂劇演員, 過去好像曾"混"過(?)。
我最喜歡他們用拉丁腔唸她的名字"恩黑哩卡", 你不覺得光是聽起來就充滿了喜感嗎?


5.Claire (Lauren Ambrose飾)
費雪家么女, 劇中飛揚的青春代表, 我覺得她是全劇最可憐, 但也最堅強的人物, 總是被忽略, 卻還是盡力安慰別人; 兼具爆衝的憤怒, 與百無禁忌的幽默感, 是全劇中成長得最顯著的角色。
我老覺得Lauren和"阿達一族"女主角的氣質很相近; 她把Claire從叛逆的青春期少女, 轉變為一個年輕女人的歷程演繹得非常寫實。


6.David (Michael C. Hall飾)
費雪家次子, 其實我喜歡的是他和Keith這一對(後來成為這一"家"), 弔詭的是, 我覺得全劇中最成熟, 最誠實而且穩定的關係, 反而發生在這對同志愛侶身上。
他們把同志演得非常令人信服, 尤其是Michael, 把David有點陰柔, 神經質, 壓抑保守又兼具戲劇化誇張的個性, 詮釋得近乎完美。


遺珠之憾: Carol (Catherine O'Hara飾)
Nate第一任妻子Lisa的"機車"前老闆, 在電影圈中佔有一席之地; 個性瘋瘋癲癲的(基本上, 全劇的所有人物都有一點), 非常本位主義, 又很怕當壞人; 講話很賤, 又經常自相矛盾, 誇張得非常好笑, 只可惜戲份太少。

◎最厭角色排行榜:


1.Nate (Peter Krause飾)
費雪家長子, 照理說應該是本劇的主角, 但卻是我最討厭的角色, 因為他很噁心, 不忠, 偽善又做作, 整天不是慢跑就是搞女人, 自怨自哀又毫無責任感, 但平心而論, 身為"六呎"的約伯, 際遇曲折離奇的他真的還蠻倒楣的。
因為我很討厭這個角色, 所以我對Peter也沒什麼好話可說, 但是他的臉確實會帶給人一種真誠關懷的假象。


2.The Chenowiths
車諾維一家, 完全是一家子變態, 放蕩的父母(尤其是瑪格麗特), 瘋狂的兒子比利, 雖然可憐, 但卻讓人無法同情的女兒布蘭達, 每一個都是做作專家, 成天"絡"心理學術語, 自己對於情況的處理卻比任何人都糟, 因為戲份不夠多(相較之下)才會被排在第二名, 充滿被厭惡的潛力。

3.All Ruth's men
每個茹絲交往過的男人都蠻討厭的, 除了和Nate一個模子樣, 陰魂不散的元配外, 還有整天只想上床的理髮師海拉姆, 心懷不匭的花店老闆尼可萊, 殯儀館的處男學徒亞瑟(他比較不討厭), 和完全就是個神經病的第二任丈夫喬治; 基本上這部戲的每個(異性戀)男人都又爛又不負責任。

其他還有許多討厭, 但卻"沒那麼"討厭的角色,
當然, 也有很多"沒那麼"喜歡的角色。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場王建民挑戰本季第六勝的比賽對洋基意義重大,
除了達成打平勝敗場數, 五成勝率的短期目標,
更為了尋求七連勝, 將與紅襪的場差維持在個位數內,
怎麼搞的, 又是一場不能輸的比賽。

而今天這場比賽, 在賽前便不斷被媒體炒作成"滾地球大師大對決",
老實說, 我也蠻好奇的, 因為對於Webb, 總是只聞樓梯響, 從沒親眼見識過他的球威,
當然, 數據不會騙人, 我相信身為去年國聯賽揚獎得主的他實力必然非凡,
因為貪睡而錯失目睹火箭人華麗升空的我, 當然絕不會錯過這一場。

一局下半, 無人出局, 洋基攻佔了一三壘, 情勢一片大好,
原本我想說如果能順利先得一分, 取得領先, 就阿彌陀佛, 上帝保佑了,
誰知道, 最近從谷底向上反彈的Abreu竟然覺得"好, 還要更好",
一開賽就送上一支飽飽的三分彈,
讓我誤以為今天必然又是一場絢爛的煙火大會。

沒錯, 只是"誤以為", 這是場標準的低比數投手戰。
大量的Sinker使兩隊的攻勢都非常零碎, 不斷被刺殺, 攔截,
而最不容易被打出全壘打的這兩個人, 卻都是因為全壘打而首度失分。
最後, 王建民(7inn, 2K, ERA 3.49)乍看下勝出了,
洋基以4比1擊敗了亞利桑那響尾蛇隊, 取得三連戰的優勢,
但以實質內容來看, 我認為還是老經驗的Webb較為優異,
因為他非常有效的壓制住洋基的打線, 一局後僅被敲出零星的幾支安打, 只能說是運氣不佳。
相較之下, 王建民的被打擊率就比較高了, 對手都打得到他的球,
不過反正來日方長, 繼續磨練吧! 加油!!

另外, 同時間, 道奇對大都會的比賽,
在二局下半, 郭泓志竟然驚奇的揮出了一支陽春全壘打,
(而且還是道奇隊back to back的連續第三發!!!)
台灣人在大聯盟的第一支全壘打, 竟然是由一位投手所擊出, 多麼諷刺啊!
雖然我不是太欣賞他(因為態度太臭屁), 但目擊他光榮的一瞬間, 還是不由得感到有些興奮,
不過這場比賽沒看完就是了...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人真的是全世界最擅長超~病態美學的民族。
他們完全理解構成"噁心"(或"變態")這個概念的所有元素,
充滿創意的分析, 追根究底的解構,
然後近乎神經質的, 以包羅萬象的各種可能, 一絲不茍的再構築。
而這點, 從"亂步地獄"這部視覺衝擊性十足的魔幻電影, 就可以徹底得到印證。

"亂步地獄", 顧名思義, 是指江戶川亂步筆下所構築, 萬花筒般的地獄群像。
這個名字是不是聽來有點耳熟?
沒錯, 他就是打著紅色"啾啾", 紅遍大街小巷的小弟弟(不是指"那個"哦!), 江戶川柯南的二分之一生父(?),
日本近代偵探小說的開山始祖, 奇幻文學的代表性人物。
他筆下最著名的角色, 明智小五郎v.s怪盜二十面相(很明顯是模仿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蘋的對立關係), 至今在日本仍有極為巨大的影響力。
而在本片中, 這兩個經典角色更是以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悄悄登場。
(也不算悄悄啦! 還蠻明顯的。)


本片由江戶川亂步的四則短篇故事,
"火星的運河", "鏡地獄", "芋蟲", 和"蟲"所改編,
由四位不同的新銳導演分別執導而成。
我沒有看過其中任何一篇的原著,
過去曾看過一兩本他的怪盜二十面相系列,
感覺上, 他的作品屬於兒童偵探冒險類型,
並沒有太多感想, 不覺得有外界所說的那麼魔幻, 也沒特別喜歡,
而且, 一開始會對這部片感到興趣, 其實也完全與他無關(是因為領銜主演的淺野San)。

但是看了之後, 差點沒把我嚇得屁滾尿流, 跟我預期的完全不同。
我從來不知道他寫得東西尺度那麼寬, 那麼挑戰極限,
我不知道他們有多"忠於原著", 但確實極為成功的營造出魔幻瑰麗的視覺效果,
絢爛的畫面呈現, 詩意中挾著一絲優雅, 有一種幾乎"哲學"的氛圍,
但敘述的題材, 與散發著妖魅氣息的內容, 卻病態得幾乎榨得出汁(屍水)來,
雖然嚴格說來並不是史無前例, 但也夠前衛的了。


貫穿這部電影的, 除了在背後操控著絲線的傀儡師江戶川亂步之外,
還有唯一在四部短片中都有登場的關鍵人物,
日本近代最傑出的男演員: 淺野忠信。

淺野是日本近代電影史上最獨特的奇葩,
接演的角色百無禁忌, 只要故事好, 裸露也不是問題(在本片中也脫了),
演技精湛, 性格又有型, 有種空靈而沉靜的特質, 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演員。

在本片中, 有某個角色如果不是由他來飾演, 必然會非常容易顯得既病態又噁心,
但他就是有辦法把這個徹底扭曲的靈魂, 詮釋得既爆笑又純真,
你會感到同情, 會感到一絲無奈, 卻不盡然會責怪。

在"亂步地獄"中, 我最喜歡的片段是最勁爆的"蟲", 既可悲又好笑, 非常推薦;
遠赴冰島拍攝的"火星的運河"也很棒, 實驗性最強, 畫面最具衝擊性也最美(個人認為, 事實上整部片的畫面都蠻美的, 看你喜歡哪種風格);
故事性最強的是"鏡地獄"(有點"火曜劇場"的味道), 成宮寬貴美型的側寫, 還讓我誤以為柴崎幸也有參與演出;
而松田龍平參與的"芋蟲", 則是最噁心的故事。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檸檬頭老頭", (理由非常明顯)
他的存在, 是個徹底的意外,
就像這世上的一切事物,
刻意營造的, 總是必然夭折,
唯有本質上的殘缺, 能夠僥倖存活。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進入六月, 天氣越來越熱,
剪了短髮的王建民, 像是剪去了洋基五月份的衰氣, 越投越好,
(P.s. 聯合報在第四勝報導時, 關於短髮的那篇短文, 是我近幾年看過最狗屁不通的東西, Sorry!)
尤其近幾場, 投球內容都相當精采。
昨天更拿下了今年球季個人的第一場完投勝,
洋基以5比1打敗了大聯盟的另一隻襪子, 芝加哥白襪。

這是一場最標準的"王式"比賽,
滴水不漏的守備, 關鍵時候的三振(4K), 最好的朋友-雙殺, 還有一大堆的滾地球,
外加Cabrera和Posada聯手替他省下一分的本壘前精采守備, 和Abreu追加的一支陽春全壘打,
一場好的比賽該有的元素, 幾乎通通具備。
而且, 要不是三局下半一次不小心暴投所種下的失分因子,
或許這漂亮的一勝, 還能錦上添花的再加上一項完封,
不過事實既然已成定局, 就別再惋惜了吧!

其實完投的跡象, 從前兩局就能看出端倪,
(投完兩局, 用球數僅21球, 用30球都還算少)
他的用球數非常精簡, 也都非常有效率,
投完九局, 總用球數也才不過一百出頭(104球),
只被打出五支零星的一壘安打, 自責分率更降到了理想的3.73。

如果硬要挑出缺點, 可能就是稍微悶了一點,
因為他表現得太穩定, 太冷靜, 太值得信賴,
感覺起來, 再傑出的表現都在預期範圍內,
少了點熱血和爆點(除了幾乎完美的那一場)。

幹得好啊! 小王,
多謝你讓我看了一場好比賽。

圖片來源: Yahoo Sports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出版之初就充滿了話題性, 直到確實橫掃書市,
"一刀未剪的童年"一直都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老實說, 我也是那眾人之一,
雖然到現在還沒看過原著小說就是了。

"一刀未剪的童年"英文原名是"Running with Scissors",
帶著剪刀奔跑, 比喻搖搖欲墜, 非常瀕臨危險邊緣的狀態。
想想看, 帶著剪刀奔跑, 一跌倒就很慘了, 誰知道會戳到哪裡,
更何況, 看看報紙頭版, 哪用得著剪刀, 拿著筷子奔跑都危險到會死人。
(這種事已經不只是一次兩次了, 那些家長怎麼就是學不乖。)

隨便瞄一眼書評, 誰不會對這個"特殊"的故事充滿好奇心,
更勁爆的是, 這些比電影還要誇張的情節, 竟然是真人真事, 更令人想一窺究竟。
既然比電影還要誇張, 那就乾脆拍成電影吧!
雖然原作者再三堅持, 拒絕電影化,
但最終, "一刀未剪..."的電影版還是拍成了。

由影集"整型風雲"(Nip/Tuck)的創造者Ryan Murphy擔任編, 導以及製作,
(其中投資的製作人還包括了布萊德彼特)
雖然在台灣沒有強打(好像是直接出DVD),
但在美國, 首映時還造成了不小的話題, 蠻轟動的。
看來Ryan為自己大螢幕的處女作爭取到了一個絕佳的題材,
一個幾乎不可能出錯的題材。

但兩個小時看下來, 我的直覺告訴我,
很明顯的, Something is wrong.

原本我還蠻期待的, 看完之後卻非常失望,
這部電影該有的全都具備了,
瘋人院, 母子關係, 機智的對白(其實也不是太機智啦!), 成長的故事與幽默等絕佳的素材,
畫面, 音樂都不錯, 演員陣容及實力也都蠻堅強的,
但卻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害我不太敢(也不太想)看原著了。


整個觀影經驗是破碎的, 片段的,
或許有幾個片段是好笑的, 有幾個片段是感傷的,
但卻極度的不連貫。
感覺起來就是"不夠", 總是少了那麼一點。
情緒跳來跳去, 顯得沒頭沒尾, 故事架構雜亂無章,
情節以直線性處理, 卻以極度跳躍式的手法呈現,
好像是這一章的故事拍完了, 接下來拍另一段精華, 其間毫無轉折。

看得出Ryan非常努力地試圖想把它拍好,
即使如此, 卻仍舊失敗得一踏糊塗,
視覺風格強烈, 內容卻顯得空洞。
(他的"整型風雲"基本上也只是, 聳動的題材+不懷好意的幽默, 非常的"表面"。)

"一刀未剪..."絕對擁有成為一部好電影的潛力與條件,
只可惜還沒能夠破繭, 它就徹底胎死腹中了。
由此可見, 導演真的非常重要。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我選擇性的重溫了部分"六呎風雲",
再一次重看結局, 忽然使我產生了一種非寫不可的感覺, 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影集, 非推薦不可。

其實這部2001年於HBO開播, 由"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 beauty)的編劇Alan Ball所創造的影集, 我蠻早就耳聞了, 早在DVD推出之前, 我好像還曾在HBO零星的看過一集, 但因為中途無法連貫劇情, 而且我那陣子還蠻討厭連續劇的(不管哪一國的), 所以並沒有特別注意它; 後來, 在閱讀過無數報章的推薦與介紹後, 在某個感到無聊的一天, 我終於去百事達租了它。那濃厚的黑色幽默, 與玩世不躬的態度幾乎立刻挑起了我的注意力, 雖然第一次我基本上是一邊罵一邊看完的, 但越深入劇情(尤其進入後期)越好看, 而那它充滿希望, 甚至兼具淨化效果的傑出結局(號稱有史以來所有影集最棒的結局, 比"Friends"草率的結局好一億倍), 更使我把之前對某些角色設定上所有微不足道的不滿全部一筆勾銷。
(Youtube找得到, 但真的建議隨著劇情看到結局, 情感衝擊會更大, 最好不要偷吃步啦!)

理性的分析, 首先, 這是一部漂亮的影集, 拍攝手法幾乎像(簡直就)是電影; 畫質優, 構圖佳, 色彩, 光影, 全都充滿了強烈的藝術性, 但近期的影集有哪一部是畫面不漂亮的(慾望城市, 慾望師奶, 整形風雲, 實習醫生, 越獄風雲; 由此可見台灣譯名的創意性), 所以, 就讓我們忽略膚淺的表象, 繼續深究幾個為什麼非看"六呎風雲"不可的原因吧。

這是一部十分勇敢的影集, 它探討沒有人喜歡(不管東方還是西方)討論的生死問題, 把某個主要角色設定為同性戀, 幾乎每個角色都有蠻嚴重的問題, 而且三不五時呈現露骨到像是故意討罵的性愛場景; 它們勇於觸碰"禁忌", 探討的議題包羅萬象, 舉凡種族, 政治, 宗教, 性取向, 藥物濫用問題, 老年人問題, 破碎的童年, 家族與人際關係, 甚至還有一點點的亂倫; 事實上, 這些問題也不是沒有人處理過, 但要像它們處理得這麼好的(態度中立不帶成見, 純粹點出事實, 留給觀眾無限思考空間), 卻沒有幾個。
乍看之下好像有點嚴肅, 但...


這是一部異常幽默的影集, 為了緩和緊繃的情緒, 不時穿插爆笑的幻想歌舞場景, 而主角內心當下的憂慮總是會以死者的形象借屍還魂, 幽默的頻頻露面, 讓人覺得在這部橫屍遍野的影集中, 好像沒有一個人"真的"死了似的; 而因為主角家庭是經營一家葬儀社(或你要稱之為殯儀館), 死亡是難以避免的, 所以每一集開場它們都會殺死一個倒楣鬼, 比卜洛克的"八百萬種死法"更具體的呈現各種人可能死亡的方式, 以兼具戲謔與莊重的態度處理芸芸眾生的死相; 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死法是, 一個太太因為屋內收訊不佳, 跑到室外去接電話, 結果忽然就被飛機上掉下來的"Blue ice"砸死, 還有一個老太太沒有原因, 非常平靜的坐在馬桶上往生。
*Blue ice: 由飛機飛行中所排放的水氣和化學物質等氣體, 在大氣中所凝結而成, 非常諷刺的被翻譯作"純淨冰"。

同時, 這也是一部非常聰明的影集; 人物的對白時而粗鄙, 時而膚淺, 但偶爾卻又字字珠璣, 彷彿人生無數疑問的解答; 雖然故事情節偶爾無可避免的芭樂了點, 有時候角色對於某些情形的處理方式, 甚至蠢到讓人氣得想捶電視機, 但各種情緒的堆疊充滿了豐富的層次, 而且它們還毫不畏懼的一層層扒開, 近乎冷血的剖析最底層的赤裸情感; 個人認為, 在"六呎風雲"之後, 再也不可能出現能比它們更成功的描繪, 寂寞, 絕望, 人性的脆弱與傷痛, 還有人生無常的影集了。

更重要的是, 這還是一部超級好聽的影集, 它們選曲的品味幾乎無懈可擊, 音樂與畫面緊密結合, 節奏和剪輯的時機(Timing)契合得完美無瑕, 創造出一種幾乎像是"emotional attack"的體驗, 以往只有非常非常好的電影會帶給我這種感覺; 在美國還推出了好幾張原聲帶, 除了收錄Nirvana, Coldplay或Radiohead這類商業成就極高的名團名曲外, 更經常發掘許多較為冷僻但絕美的曲子, 我特別喜歡某一首主旋律不斷重複"I need you so much closer"的歌, 結局最後的那首歌(應該是Sia的"Breathe me"), 和Arcade Fire的"Cold Wind"(聽到"hey, hey, hey"那裡的時候雞皮疙瘩整個爬滿我的背, 幾乎有點想哭的衝動)。

而除了被業界視為最高標準的結局外, 自開播以來"六呎風雲"的片頭更是大家熱烈討論的焦點。
由一連串優美甚至詩意的畫面及象徵所構築而成的蒙太奇影像, 與有點詭異卻又帶了一絲俏皮的主題樂曲搭配得天衣無縫, 意象豐富, 而非僅是廉價的剪輯一些過去主角特寫的片段, 再隨便搭配排行榜上的流行金曲; 它幾乎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形式, 以一種後來其他影集紛紛試圖模仿, 但卻又難以重製的獨特方式呈現。
基本上, 我覺得"實習醫生"的片頭根本就是模仿"六呎風雲", 再加上一點"整形風雲"的性感元素, 非常不原創。

眼見為憑


在西藏, 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在爲自己的死亡作準備(詳見"西藏生死書"), 我認為把一輩子全都用在準備死亡上是太過消極而且浪費了點, 但出生與死亡是每個人一輩子唯一能確定的兩件事, 期間所發生的種種事件, 基本上都只是或然數, 都只是機率問題, 沒有什麼是一定的, 我們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往任何方向發展, 但無論這一生我們是過得轟轟烈烈, 還是窮困潦倒, 最終的結果都必然非常平等的一樣, 沒有必要別過頭忽視它, 談論它也不應該是任何禁忌, 我們有必要靜下來花點時間思考自己的死亡, 即使只是替家人省點麻煩也好。
想做的就趕快去做, 因為,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Six Feet Under" 六呎風雲
2001-2005
全五季 63集
曾榮獲三座金球獎(包括: 最傑出電視影集獎, 最佳電視戲劇類女主角, 最佳電視戲劇類女配角), 與九座艾美獎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是影集"六呎風雲"中我個人最愛的瞬間,
爆笑到噴淚!

Six feet under 六呎風雲
fifth season episode 6 第五季 第六集
"The rainbow of her reasons" "她理智的彩虹" (很棒的一集)


劇情簡介:
選擇從藝術學校中輟的克萊兒(Lauren Ambrose飾), 因為被家裡切斷了經濟來源, 不得已暫時到律師事務所去混口飯吃, 單調無聊的工作內容難不倒她, 但公司"企業化"的服裝規範, 尤其是褲襪, 卻讓她非常不習慣, 所以, 經過了一整天的折騰, 當同事一邊辦公一邊播放收音機時, 下半身被褲襪勒得痛苦萬分的克萊兒, 選擇隨著音樂逃進幻想的世界裡...。

這片段以嘲諷"美國偶像"的形式呈現, 歌曲改編自80年代當紅的芭樂名曲"You light up my life",
(我想改編的歌名應該叫作"You ride up my thighs"吧!)
這段內容和BJ單身日記(第一集)的片頭同屬我最喜歡的喜劇絕品, 也是全劇五季中我最愛的片刻,
每次看每次都笑到不行, 尤其是鏡頭一轉, 底下其他同事舉著打火機(有夠老套), 隨著音樂左右搖擺的畫面, Killer shot!
它好笑的原因除了忘我的肢體表現和爆笑的歌詞改編, 更是因為Lauren唱得很認真(而且還唱得很不錯),
這世界上沒有比認真更好笑的東西了。


歌詞:
...Could it be actually
I'm wearing these clothes?
I've never been
This fucking uncomfortable
Never again
To wear panty hose
'Cause you
Ride up my thighs
You’re tight on my ass
You climb up my crotch
You ruin my day
And fill my soul
You fill my soul with hate
It can't be right
When they feel so tight
"Whoo!"
'Cause you, you, you, oh, you...
Ride up my thighs


歌詞中譯:
...如同真的一般
我再也不願穿上這些衣服
這些他媽的超難受的衣服
永遠不再
不再穿絲襪...
因為
你禁錮著我的大腿
束縛著我的屁股
纏繞著我的胯部
你毀了我的一天
充斥著我的靈魂
你使憎恨充斥於我的靈魂
這不可能是正確的
當這感覺是如此的束縛...
喔!
因為你, 你, 你, 喔, 你...
禁錮著我的大腿

影音追加: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Oh~ Yeah,又贏了
(希望不要再輸了)
因為這次看球途中我沒紀錄,所以沒辦法寫。
但真是一場精采好看的比賽。
全壘打,失誤(敵方),好投,還有火爆的場面,
我想看的都一應俱全,真是一場難得的好比賽。
RC快登場吧! 期待啊~~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案例一: 你看得出這團不明物體是什麼嗎?

貓, 非常難拍。
乍看之下, 靜如止水, 實際上, 卻是小動作一堆,
牠就是有辦法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 動那毀掉焦距的小小一下。

不知道是不是天性, 貓總是賊頭賊腦的,
臉上除了偶爾流露出的可愛, 永遠是一副"被抓包了"的模樣,
一下縮在某個角落, 一下鑽進空箱中,
好像一旦缺乏天然掩蔽物就會要了牠的命似的。
一聽見比較大的聲響, 就一溜煙的跑得不見貓影,
又會忽然間撲上你的小腿, 撒嬌似的在哀嚎中用爪子跟你say hello,
這種不乾不脆, 捉摸不定的個性, 難怪狗會那麼討厭牠們。


案例二: 兼具流線與速度感的黑影

凡是看過"笑園漫畫大王"(Azumanga-daioh, 很棒的漫畫, 笑點獨特, 極推!!)的人,
必然會都對運動神經一流, 外貌充滿酷勁,
但私底下卻高反差的熱衷於一切可愛事物的『神』(人名)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她試著拍攝貓咪, 結果卻只拍到一堆飛逝黑影的情節, 的確非常寫實。
拍二十張能有一張好的就該偷笑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技術太差?
令人納悶那些寵物攝影師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