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7日, 播出即將邁入第二十個年頭的超長青"影集"(總覺得不該只稱它為"卡通"), The Simpsons, 終於要在美國推出電影版了。
據說台灣的上映日好像是預定在八月左右, 還蠻期待的。

說起來, 我應該可以算是The Simpsons的忠實觀眾吧!
從一到九季的DVD全都持續購入中, 漫畫和設定集也零星買了不少,
而漢堡王所推出的那幾組傳說中的公仔我也全都買齊了。
(未來若購買PS2, The Simpsons的"Hit&Run"也是我心目中的夢幻遊戲之一。)

惡搞意味濃厚的事物一向非常對我的味。
但我並不喜歡純粹為了惡搞而惡搞的東西,
感覺太刻意, 反而倒胃口,
所以應該說是"嘲諷"意味濃厚的事物吧!

我喜歡聰明而諷刺的笑料,
但嚴格說來, The Simpsons的笑料並不能算是太聰明, 通常還偏向耍笨,
但不知道爲什麼, 我就是那麼死忠, 或許又是有始有終在作祟吧!

新的DVD一旦上市, 我就會迫不及待的買下來,
看完之後總會有點小失望,
因為我通常總是過度期待, 而現實總無法滿足我那不切實際的標準,
但看完一季, 卻又開始期待下一季, 又開始醞釀那不切實際的期盼,
然後, 當新的一季上市時, 我又會迫不及待的買下來,
然後, 再次小失望,
這是種非常恐怖的惡性循環。

最初會開始接觸The Simpsons, 是因為它的爭議性。
小時候, 不知道爲什麼會有種"The Simpsons是邪惡卡通"的印象,
偏偏, 我對於大眾(特別是衛道人士)批判的事物, 總有種無法抑止的好奇心,
對於禁忌, 總想親眼見證, 讓自己判斷, "這一切有什麼大不了的"。
(所以看看一昧禁止的成效。)

對基督教(全世界最自大狹隘的宗教)先天上的叛逆,
使我異常嚮往毫不偽善的The Simpsons。


The Simpsons流線型的畫風看似簡樸, 卻又意外地著重細節,
整體說來, 雖然(有點)醜, 但醜得很有特色, 而且自成一格。
角色設定都很有個性, 加上優異的配音演出, 也都將人物詮釋得非常貼切,
而且長期發展下來, 世界觀(與巨量的配角)更完整得驚人。
說好聽是中立, 但它們不分青紅皂白批判的態度(民主黨爛, 共和黨更爛), 我也很中意(尤其讚賞它們與布希家族長期的對立)。
雖然到了中後期, 笑料無可避免的開始稍微出現疲態,
但基本上, 還是一部能讓人放鬆, 開懷大笑的優秀作品。

The Simpsons裡我最喜歡的角色, 是媽媽Marge的雙胞胎姊姊, Patty & Thelma,
被設定為邪惡姊妹花的她們, 戲份不多, 講話尖酸刻薄, 粗魯無禮, 但卻誠實,
就像是每個人永遠都不應該被他人聽見的內心OS,
好像不管哪齣戲, 我一直都很欣賞這樣的人格特質。
(新銳樂團Tizzy Bac的一首歌"Sideshow Bob", 其實也是源自The Simpsons中的配角之一。)


從預告看來, 號稱籌備十多年的電影版規模好像非常宏大, 還涉及到人類存亡,
老實說, 有一點小擔心,
希望不會只是另一部美式英雄化的自溺之作。
(基本上, 我還是很期待啦!)

The Simpsons的官方網站做得非常棒, 可以讓人化身春田鎮的一員, 還能自由設定外貌, 很有趣。
www.thesimpsons.com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一, 我欣賞歌手(也許該稱他為音樂人)Beck, 他那首"Loser"真是那個世代最經典的國歌, 而之後的作品也都很兼具實驗與水準。
第二, 以敘述搖滾樂為主要情節的漫畫/動畫Beck也還蠻不錯的,
雖然我尚未完整的閱讀。
漫畫/動畫Beck更詳細的介紹文章
但最主要的是, 我喜歡德國的Beck's啤酒,
它是唯一讓我願意冒著肥胖風險下嚥的啤酒。

幾年前, 我第一次從廣告上看到Beck's, 最初純粹是因為好奇而嚐了它, 但之後卻再也忘不了它。
通常我不喜歡喝啤酒, 因為我覺得啤酒又苦又臭, 而且一點後勁也沒有(除非連喝個三五罐), 但是Beck's卻很不一樣,
它聞起來有種類似蜂蜜的香味, 雖然剛入口時也具有一般啤酒又苦又臭的特性, 但程度卻淡了許多, 而且吞下一口之後, 舌根和喉嚨會隱約嚐到一股濃厚的麥香, 以及微微的甜味(在啤酒中這項特質可是非常稀有的), 可是最主要的還是, 它比一般啤酒稍微高一點的5%酒精濃度, 能使我很舒服的微醺(有種微微漂在離地三吋的漂浮感, 之後能睡得很舒服), 但又不會像伏特加一樣讓我完全喝掛掉, 看來, 德國啤酒工業果然有其精妙之處。

一開始, 因為廣告強力放送, 廠商也大力推廣, 到處都買得到它, 價格也比一般進口啤酒平易近人許多, 所以我馬上就成了它的忠實愛用者。
但過了一陣子, 不知道為什麼, 它忽然從市場上消失了, 也許是廠商退出了台灣市場, 反正我就忽然再也買不到Beck's了。
其間, 我偶爾也會喝喝台啤或海尼根, 卻越喝越沮喪, 完全找不回那特殊的滿足感。

但在沉寂了好一陣子後, 最近, 我發現, Beck's又悄悄重出江湖了。
睽違了數年後的第一滴, 徹底喚醒了我舌尖的味蕾, "沒錯! 就是這個味道", 好懷念啊!
同時, 我也確定了, I Love Beck's!!


沒喝過的人真的推薦你們試試看, 現在正是最合適的季節!
(想買Beck's, 請去愛買!)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rand Theft Auto - San Andreas"是我有史以來玩過最讚的遊戲。
據說新作(GTA4)也快推出了。

集各類型遊戲之大成的"GTA"系列向來惡名昭彰, 一旦說到電玩暴力, 它好像就是第一個會被提及的遊戲, 因為太出名了, 所以總是第一個被怪罪。
確實, 以罪犯為主角, 巨細靡遺, 而且極度寫實的描繪社會黑暗面與犯罪組織, 以為非作歹, 爬上黑社會最高地位為主旨的這系列遊戲, 因為題材太具爭議性, 以及其極度政治不正確的立場, 所以先天上就不太可能讓普遍社會大眾起立鼓掌, 同時, 從社會新聞中(犯罪年齡急速下降)也可看出, 家長們的擔憂確實其來有自。
沒錯, 對尚未成熟, 無法區分遊戲與現實之間差別, 這樣的幼嫩心靈, 這款遊戲真的不適合。
雖然玩久了(如果入戲太深)確實多少會對道德界線產生一點模糊感, 但既然會造成那麼大的轟動, 想必這款成功的遊戲必然有其特殊的迷人之處。

因為非常不善於掌控, 臨場反應又慢, 所以通常我不喜歡玩動作類型(尤其駕駛和射擊類)的遊戲, RPG才是我的菜。(基本上, 我根本不太常玩遊戲, 只是很容易無法自拔的陷入)
但爲什麼我會愛上這款集我最厭之大成的遊戲呢?
你有所不知啊! 這是有原因的。

GTA遊戲製作團隊"Rockstar"繼"Liberty City", 以及"Vice City"之後推出的大作"San Andreas", 個人認為是此系列的最高傑作。
音樂(以嘻哈和搖滾為主, 選曲精準, 相當符合情境), 劇情, 畫面(當然無法與精緻到發瘋似的FF系列相比, 但就美式水準而言已經很棒了)與美術設計全都是一流的製作, 而遊戲毫無限制的絕對自由度, 對玩慣了劇情走向100%完全被限制的RPG的我, 簡直就是一塊充滿了可能性的新大陸。
本質上, "GTA-SA"才是真正的RPG, 從髮型, 服裝, 飲食, 體型到行為, 全由你自己決定; 想嫖妓就嫖, 想開車就搶一台, 沒錢就去搶, 不強制你一定得執行任務, 可以交女朋友, 還得注意身材, 簡直就是一個虛擬的真實世界, 而且還有一大堆支線小遊戲和隱藏的惡搞道具, 跟本就是一個玩不完的深淵。

除了招牌的大量交通工具與武器, "GTA-SA"的故事性更較以往強上數倍, 流暢的程度簡直就像一部很棒的幫派電影, 而它的劇情編排更是最上等的極品, 不但引人入勝, 更會催眠式的讓人誤以為自己就是主角。
遊戲設定在虛擬的LA -"San Andreas", 敘述一個"小腳"如何從門外漢爬上當地幫派最高地位的復仇故事, 對於美國幫派文化有著極為深刻的描寫, 從音樂風格, 服裝造型, 對話用語, 幫派階級到街頭文化等細節都非常講究, 看得出他們全都徹底研究過, 而且場景(地圖)浩大精緻到難以想像的地步(包括虛擬的洛杉磯, 舊金山和拉斯維加斯等), 在遊戲過程中, 你絕對能感受到製作團隊的龜毛與用心。

一開始我當然很遜, 因為不熟悉操作方式, 所以一下就死了不知道幾百次, 但一旦熬過入門的挫敗感, 完全又是一片新天地。
在最熱衷的時候, 我幾乎不眠不休, 全心全意的掛在"San Andreas"這個虛擬世界裡打拼, 玩累了就睡, 一睡醒又馬上開機; 那一陣子我還因此迷上了黑人幫派文化, 特別去找一大堆類似題材的電影來看(我習慣對感興趣的東西作背景研究)。
其中我最推薦丹佐華盛頓主演的"Training Day"(震撼教育), 故事的氣氛與"GTA-SA"非常相似, 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
但是, 直到現在, "GTA-SA"我還是沒破, 除了劇情像是無底洞一樣看不見盡頭的充實得恐怖之外, 老實說, 我還是很遜, 在不眠不休的拼命之後, 我以為自己至少已經進展到劇情中段了, 誰知道上網一查, 才知道連三分之一都還不到, 但最主要還是因為, PS2被拿走了。
(因為一開始這遊戲與機台就是在外地讀書的弟弟暫寄的, 而且其實一開始我也只是因為好奇才加減玩的)

最近又因故想起了那段美好而墮落的時光, 好懷念啊! 我想破卡啊!
看哪天變闊了再自己買一台吧!


"Grand Theft Auto - San Andreas"俏皮的Theme Song (主角CJ演唱版)
我覺得CJ的聲音很像Eminem, 而其中一個警察的聲音, 我更強烈懷疑是山穆傑克森配的。


Rock Star官方網站
http://www.rockstargames.com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終於, 我看到了人生的第一場明星賽。
果然, 很精采, 尤其與前一天貧瘠的全壘打大賽相較下。
感謝民視轉播, 我不怪你們從公視手中搶走轉播權了。

大聯盟第78屆明星賽最大的英雄, 我想無庸置疑, 是Ichiro。
連續七年入選的他, 今天也表現得一如往常的傑出,
不但守備滴水不漏, 打擊3-3, 其中甚至還包括了使美聯轉敗為勝, 同時也是明星賽史上的第一支場內全壘打。
想當然, 我支持的是美聯, 因為我比較偏好打者取向的"花火"型大比數比賽, 雖然國聯以投手與防守為主的比賽偶爾也蠻精采的, 但總覺得有點適應不良。

奇怪的是, 今天美聯所有的分數都是全壘打所打下的, 這也許是種對昨日貧打的抗議(示威?)吧!
9局下半, 美聯以5:2領先, 派上水手隊連續24次救援成功的王牌終結者, 眼看5連勝(扣除一次平手, 事實上應該算是11連勝)就近在眼前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 誰知道他偏偏選在這個時候控球不穩, 不但投出保送, 還被轟了一支兩分全壘打, 差距忽然間只剩下一分, 在比賽的尾聲又營造了一次緊張的高潮。
即使換上K-Rod也無法停止保送的發生, 一名, 兩名, 眼看就要送成滿壘擠成平手了, 現場國聯的球員與支持者都顯得異常興奮, 好險, 老天有眼, 最後一個出局數被順利接殺, 美聯一分險勝。
My team won! Ichiro當選MVP, 這真是完美的一天。
(如果Bonds或A-Rod能應景的轟出全壘打就更棒了)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一夜好眠, 休息了幾天之後, 我又再度生龍活虎的了。
現在再看看前幾天的"自殺論", 好像有那麼一絲絲的誇張,
但當時我可是100%認真的。

情緒這種東西, 一旦陷入可沒那麼容易脫身,
在那一瞬間, 若不快找些其他的事來分散注意力, 可是非常可能就這樣跟地球說bye-bye的。
幸好, 雖然我很容易為一點小事而沮喪, 但也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而感到興奮得快衝上天,
同時, 也非常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而暴怒, 但只要談開了, 下一秒鐘又像沒事一樣。
基本上, 只是一個神經病。

********
題外話
在看了"Live Earth"(以及其間的各式環保短片)之後,
我發現, 我早就是環保實踐者了。
我使用省電燈泡, 隨手關燈關水, 電器不用時拔掉插頭, 購物時使用環保袋(不是"我不是塑膠袋"), 我有種小盆栽, 夏天幾乎不吹冷氣, 出門時主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步行, 因為沒錢, 所以不常坐飛機, 也不會因為虛榮而Shopping, 浪費資源。

據說回收一個鐵罐所產生的能量, 足以供應電視機運作三個小時,
我覺得這有點扯, 但基本上我還是大致會垃圾分類以及回收。
我從不覺得這有什麼困難的, 所以快加入我們吧!

如果你覺得我之前情緒性的"自殺說"是不愛惜生命又愚蠢, 那繼續自私又任性的殘害地球這種集體自殺行為又算什麼呢?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ue Man Group - "Earth To America"
內容簡介:
請注意!
感謝您選擇地球作為行星運輸工具
我們希望你在飛馳於宇宙間的同時
能夠充分享受這個星球的許多美景
然而請意識到
在全球暖化持續惡化的情況下
你的椅墊可以充當飄浮的道具

同時也請先花點時間尋找這個星球的緊急出口
很明顯的, 那種東西
並-不-存-在!

地球呼叫美國!
你聽見了嗎?
它所傳遞的訊息既清晰又明確

你聽見了嗎?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歷經了瀕死體驗後, 我還活著。
還是很遺憾, 但現在沒那麼想死了, 因為聽說網路上看得到(應該吧...)。

2007年7月7日, 在這個一大堆人搶著結婚的777幸運拉霸日, 除了兒女私情外, 地球上還發生了一件更重要的大事, "LIVE EARTH"。
這是一場由美國前副總統艾爾高爾(AL Gore)所發起, 盛況空前的全球性活動, 版圖橫跨五大洲, 聯合了世界上的八大城市, 共有150位頂尖藝人共襄盛舉, 參與這場24小時不間斷的接力式演唱會; 個人感覺這是一場格局更大, 議題卻也更為沉重的"21世紀Woodstock"。
撇開我懊悔的個人因素, 這次活動最初的確帶給了我"All As One"(如鋼鍊中的"全為一, 一為全")的震撼與悸動, 感覺自己好像參與了一件大事。
(事實上, 這樣宏大, 豪華的規模, 確實是前所未聞, 也非常可能是空前絕後的。)
守在電視機前, 超過33個小時不眠不休(7號當天我是在早上七點起床的), 除了些許懲罰自己的自虐意圖外, 更為了一種態度, 一種信念, 和全球20億人一起宣示, 我們將為自己所生活的這顆行星奮鬥。
而事實上, 這過程本身就是另一種奮鬥, 我只能仰賴冰水, 尼古丁和咖啡因, 萬分掙扎的與睡魔搏鬥(雖說如此, 期間還是不小心Black out了好幾次)。

我相信過去的24小時, 必將是地球存在以來最正面的一天(技術上是兩天)。
看著各會場中, 數十萬隨著音樂吶喊與高舉著雙手的民眾, 非常直接的使我聯想到七龍珠(Dragon Ball)中的"元氣彈"; 此刻如果真有人能夠集結這股能量的話, 我想, 或許能夠稍稍療癒我們至今(仍繼續)對地球所造成的傷害吧!
但老實說, 缺點還是不少, 第一, 或許冗長的時間對於格局有著重大的影響, 但卻太不人性化了, 我們可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生物啊! 我們需要休息!!
第二, 雖然號稱全球, 但轉播的樂手卻仍以英美為主, 而且都還是排行榜上的常勝軍, 就整體曲風而言, 我覺得太過"主流", 因此來到第三點, 因為曲風太過"流行", 氣氛太過歡娛, 我懷疑結束之後有沒人還會記得最重要的主旨, 而真的會具體執行的人又有幾個?
大量的包裝與流行巨星, 多少使整場活動流於宣傳性質為主的"廣告", 我發自內心的期盼這不會只是另一句耗費鉅資宣傳的空泛標語, 或將來(還有多久?)值得懷念的一日烏托邦。

本質上, 這場活動的概念就有點天真,
"團結, 讓我們從小處做起, 每個人都盡一己之力", 沒有人會反對這些, 但這樣真的能產生任何影響嗎? 很抱歉這麼說, 但我真的不認為。
例: 當我觀賞節目的同時, 整晚我聽到的都是鄰居隆隆作響的冷氣聲。
就算我們每個人都種植物, 省電, 省水, 勤作資源回收, 但只消一台卡車疾駛而過, 柴油黑煙一噴, 那我們所作的功就被抵銷大半了, 而且卡車絕對不會只有一台。
我不是說"既然無望, 那乾脆什麼都別做", 該做的還是要做, 但真的要產生影響, 這樣的層級實在不夠, 如果不從政府, 或整個體制著手, 這些努力都只會是一戳就破的美麗幻影; 要大家改用省電燈泡, 那為何不說服企業主只生產省電燈泡呢? 這樣我們就非用不可了啊!

而且, 更重要的問題是, 24小時間, 這為了全球暖化, 與提倡環保而舉辦的盛會本身, 究竟浪費了多少能源?
電視機, 電風扇, 燈光, 光是在過去的"一日"中, 我因為"LIVE EARTH"而使用的能源, 必定遠超於平時的數倍,
或許有人會說"為了使大眾注視事態的嚴重性, 這是種必要之惡", 但這不就像是號稱為了和平而出戰一樣愚蠢, 而且本末倒置了嗎?

我說最環保的生活方式是貧窮。

雖說如此, 在活動結束的那一瞬間, 還是不免感到有些依依不捨,
或許雖然悲觀, 但本質上我還是嚮往樂觀的吧!

Cocco - "堅強善變的人們" at LIVE EARTH

Cocco - "Dugong no Mieru Oka" at LIVE EARTH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想自殺,
我想狠狠的掐死自己, 或讓童軍繩代勞。
公視今天轉播的"-LIVE EARTH- 全球24小時接力演唱會"有Cocco的演出,
而我卻因為去外面上網, 錯失了第一段, 偏偏我有預感, 她一定剛好就在那段時間演出。

兩個月前就知道這個消息了, 偏偏我先入為主的覺得"反正是在日本嘛! 看不到, 沒我的事", 所以沒有仔細閱讀活動網站的內容, 第一恨。
第二恨是, 我早早就拿到七月份的"公視之友"(節目表)了, 但卻因為新家沒電視, 所以沒有仔細看。
最恨的是, 今天早上(7/7)我回舊家去看棒球的時候, 無意間曾看到"LIVE EARTH"的廣告, 頓時, 一切的線索全都連在一起了, 正當我驚覺"可能看得到"的同時, 廣告結束了, 播出時間沒看清楚, 偏偏我又自作聰明的以為"這類演唱會通常是晚上九點, 十點以後播出, 不急嘛! 回去以後再翻公視之友"。
可是我翻了嗎? 沒有!! 我偏偏奈著性子, 有始有終的去看昨晚沒看完, 無聊至極的席丹紀錄片, 弄得自己頭昏腦脹, 完全忘了這回事, 之後為了貼文, 又不知輕重的跑到外面去上網。

結果呢? 隨身碟故障, 要做的事沒辦法做, 偏偏我又小氣吧啦的想把時間用完, 百無聊賴的在網上毫無建設性的東看西看, 後來還很諷刺的去查Cocco新專輯的相關消息(而且期間還又上了LIVE EARTH的日文網站, 為什麼不明確的標示時間!!!!!!!!!), 摸來摸去弄得自己無聊的精疲力竭了才離開, 回去以後(將近八點)我又摸了一下才去翻"公視之友", 這時候我才發現, "LIVE EARTH"從下午四點多就開始了, 她非常可能在我看無聊至極的席丹紀錄片時就上台了!!!!
我馬上衝回舊家去確認公視是否真的有播, 結果, 真的有, 我看了第一段的最後幾分鐘, 主持人提到接下來將演出的城市中, 並不包括東京, 之後我還特別打電話去公視客服問剛剛播出的城市是什麼, 結果他說不清楚, 以後也沒有計畫重播(我想也是, 誰會願意花24小時播放重播)。
這麼重要的大事, 廣告為什麼不強力放送!!!!!!!!!! 公視~~~~ 公視!!!!!!!!!!!!!!

我攤在沙發上, 自我嫌惡和自殺的慾望, 達到了得到憂鬱症至今這幾年來的最高峰。
我不斷的正面思考, 自我安慰, "或許會有人把片段放上Youtube", "再等幾個星期新專輯就會到了", "反正以後還會有機會", "下次直接去看她個人的演唱會", 但是全都沒用, 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就像是和她擦身而過一樣, 明明就在旁邊, 明明垂手可得, 不必費任何力氣就能輕鬆看到, 可是我卻錯失了。
如果我從不曾知道這個消息那就算了, 沒看到雖可惜, 但我也不會太失望, 可是偏偏我很早很早就知道了, 忽然間又想到去年的事, 我不禁懷疑, 我和她是不是注定無緣, 如果是注定的話, 那之後無論我如何努力, 會不會都必將陰錯陽差的失敗, 我永遠也不可能見到她..., 就這樣, 那些鑽牛角尖的想法越來越灰暗, 而且不斷循環。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精力能夠撐過24小時, 去看一些我連一眼都不想看的人, 只為確認自己愚蠢至極的失敗, 此刻我的精神力已經近乎於零了, 但我會試著去做, 至少在確定之後再去思考存亡問題吧。

2007/7/7 PM9:50 於公視浪費時間播新聞和連續劇的空檔, 你看! 我又損失兩個小時了, 要是.......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一塊繡了黑線的帆布,
一個標示"我不是塑膠袋"的購物袋,
引發了一連串集體癲狂的真實事件。

之前, 當它最初在英國超市限量發售(唉~ 原本我還蠻喜歡那家連鎖超市的, 它們的巧克力可頌便宜又好吃), 因而引起英國民眾大排長龍搶購時, 我就覺得這整件事很荒謬。
記得當時我心想, "不會吧! 連英國都淪陷了",
因為印象中, 一般而言, 英國(或說歐洲)的民眾, 比起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民眾還理性得多,
要看到他們(自重的成人)一大早起來, 為了某件事物(或許除了哈利波特)而在寒風中排隊, 這種集體弱智化的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為了一個本質免費都沒人要的購物袋? 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但它確實發生了, 我也因而對英國人失望了點。

但要說"荒謬", 這幾天台灣人還真為這個詞創造了一個我想都無法想像的全新定義,
比較起來, 英國人的表現還真是有水準又守秩序啊!
擠得鞋子都飛掉了, 踩傷他人也在所不惜, 即使有人暈倒也沒人在意, 中文("不要擠!", "不要推了!")也都忽然聽不懂了,
捨棄了活到至今的一切禮教, 毫無常識的侵犯他人領域, 不分男女老少的暴行,
這些人(!?)在那一瞬間全都變成了最最自私的野獸。
老實說, 達到那樣可恥的境界究竟是什麼感覺, 我其實還蠻好奇的。
可以告訴我嗎?

在生氣, 或感到被冒犯之前, 請先告訴我,
"有誰能將數百名暴民集體失序的瘋狂暴動正當化?"
這種事沒有比較委婉的說法。
(話說回來, 連排隊都做不到, 你"真的"還想申請加入聯合國嗎?)

這則新聞徹底使我目瞪口呆, 一開始還有點好笑, 心想"那些人是白痴喔!", 但之後越看卻越感到非常不舒服, 有種想嘔吐的衝動, 而那通常是我見證了極為病態的"真正"邪惡後最直覺的反應, 相信我, 我對"邪惡"的包容度極高。
百貨公司中, 一群打扮光鮮的男女光著腳排成一排站在牆邊, 活像是被臨檢的轟趴中的場景,
搞得這麼沒尊嚴, 究竟為了什麼?
一個購物袋!?
它的本質, 基本上免費都沒人要。

說穿了, 動機還不就是虛榮嗎?
因為某某名人提了一個, 因為它是名牌, 因為500元很便宜, 因為一轉手就能獲利上萬?
噢! 抱歉我錯了, 除了虛榮, 還有貪婪。

理念說得很好聽, 把環保營造成一種"態度"也包裝得很漂亮,
誰能反駁這種政治正確的空泛標語?
確實, 它的確做得蠻有質感的, 設計簡單又大方(說難聽一點是平庸),
但我不相信任何辛苦弄到手的人, 會願意冒著汁水外溢的風險, 把飲料, 麵食, 鮮魚或是生肉放在裡面,
因為會那樣做, 甚至真的會在意環境問題的人, 絕不會花500元去買一個功能至上的購物袋。
所以, 我相信, 接下來我們會目擊的, 是一個又一個肩背"我不是塑膠袋", 另一手卻大喇喇提著塑膠袋的具體偽善,
噢! 別忘了外加虛榮與貪婪的綜合體。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在網路上閒逛時,
不小心又買了東西了。
Cocco的新專輯"Kira kira"
轉眼間就已經是七月, 距25號發行日也沒剩幾天了,
一看到那個具體日期, 就會有種"不趕快不行"或"快要來不及了"的衝動,
總覺得"現在不出手, 不知道又要等到民國幾年",
所以, 一不小心又買下去了, 而且還是在網路上刷卡的。
相信在貨到之前,我的每一天都會過得提心吊膽的。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日子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了, 珍妮專心地待產, 傑克和茱莉亞都她對很好,
傑克將一間多餘的客房改成嬰兒房, 茱莉亞還特別為了寶寶織了幾雙小毛襪和可愛的連指手套, 是用較為中性的鵝黃色, 白色和粉綠色的純羊毛線織的, 傑克自作主張的買來幾件色系搭配的嬰兒服和一台嬰兒車, 雖然珍妮堅持不能收, 但最後還是盛情難卻。
一屋子的人都在期待著這個小生命的到來, 大家都變得比平時更加快樂, 更加溫柔,
而珍妮, 就是這間屋子的軸心, 她衷心地感謝這對夫妻, 雖然心中有一股深深的罪惡感, 傑克看她的眼神還是跟以前一樣。

這天午後, 珍妮和茱莉亞悠閒的坐在前廊, 珍妮舒服地坐在搖椅上, 小口小口的啜著茱莉親手作的檸檬冰紅茶, 茱莉則是在一旁靜靜的織著小小的毛線帽 。
「我好羨幕你。」茱莉忽然開口, 珍妮吃了一驚,
「當媽媽...... 我從小的心願就是當新娘子, 然後總有一天......當媽媽; 當媽媽的感覺一定很好吧。」
「或許並沒有你所想像的那麼好,」珍妮自嘲地笑了笑,「但是, 我很滿足; 當你知道自己的身體裡面正孕育著一個全新的小生命時, 即使乳腺漲痛也變得洋溢著幸福......」
茱莉忽然哭了出來,「怎麼了, 茱莉?」珍妮嚇了一跳, 連忙安慰她;「我沒有辦法生育! 我永遠也沒有辦法......當媽媽。」
「去年我覺得身體不太舒服, 去了醫院檢查才知道......, 傑克還不知道, 那時候他正好在出差, 我不知道該怎麼告訴他, 我們才結婚沒多久, 我到底該怎麼辦......」
珍妮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只是靜靜地拍著她的背。
「你留下來好不好? 你和寶寶, 這間屋子光是傑克和我兩個住太過空蕩, 請你們和我們住在一起, 這樣傑克就能把寶寶當做自己的孩子了; 我知道我的要求很過分......」
珍妮聽到這句話, 尿幾乎要噴了出來。
"這樣傑克就能把寶寶當做自己的孩子", 傑克, 難道他......
「茱莉亞......」

「請你答應我。」茱莉淚眼朦朧的注視著她, 緊握著她的雙手, 語氣誠懇得近乎哀求。
珍妮只能點點頭, 茱莉哀求的語氣根本不允許她拒絕。
「茱莉亞......我......」她虛弱的開口。
「太好了! 我得趕快告訴傑克。」
"我有些話想告訴你", 但像是在刻意逃避, 茱莉亞已經進到屋裡了。

當天晚上他們吃了一頓大餐, 甚至還開了香檳, 傑克對於珍妮的決定也感到很興奮, 大家快樂的慶祝, 幾乎每一個人。
晚飯後珍妮把傑克叫到屋外。
「你告訴她了嗎?」
「什麼事?」傑克困惑的問。
「我們的事, 你告訴她我們的事了嗎?」珍妮語氣激動的說。
「什麼? 當然沒有; 難道你希望我告訴她嗎?」傑克小聲的說。
「不, 千萬不要告訴她, 雖然我覺得她好像已經知道了。」她若有所思的回答, 然後轉過頭面對傑克, 嚴肅的說:「傑克, 我們之間不可能, 如果你希望我留下, 那你最好要弄清楚這點, 我絕對, 絕對不可能背叛茱莉亞, 即使我要留下, 也只會是為了她。」
「我知道了。」在一陣長長的沉默之後, 傑克痛苦的回答, 聲音好微弱好微弱。

五天之後, 珍妮進了產房, 整個過程進行得還算順利, 傑克和茱莉亞都在一旁握住她的手, 給她力量。
「他」是個健康漂亮的男孩。
「你要叫他什麼?」「噢! 我知道我要叫他什麼。」珍妮充滿愛意的注視著蜷曲在手臂間小小的他。
珍妮為他命名為: "朱里安"。

朱里安是個聰明懂事又英俊的小男孩, 笑起來右臉頰會出現一個甜甜的小梨窩, 每個人都喜歡他。
他在學校畫的"我與我的媽媽們和爸爸"(Me, My Moms and Dad)還獲得全郡小學繪畫比賽的冠軍。
畫中珍妮牽著茱莉亞, 茱莉亞牽著傑克, 傑克和珍妮則分別伸出一隻手舉起站在中間的他, 每個人都笑得好快樂。
他最要好的朋友是黑頭髮的強尼, 雖然強尼的功課沒有他好, 但是強尼知道好多好多只有大人才知道的事, 而且也只有他敢帶頭搗蛋,
所以, 朱里安崇拜強尼, 崇拜著強尼他那烏黑油亮的頭髮, 或許更崇拜在那之下的狂放與自由, 因而對自己骯髒拘謹的褐金色頭髮感到自卑。
隔壁活潑可愛的小女兒賈姬最喜歡朱里安了, 她成天嚷著:「我長大要作朱里安的新娘。」, 但一見到朱里安卻又害羞得一句話也不敢講。
賈姬有著一頭又長又捲的紅髮, 笑起來活像個塘瓷洋娃娃, 但是朱里安卻更喜歡和強尼在一起。
不過, 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傑克和珍妮坐在中途鎮的老灰酒吧中,
在中途鎮"老灰"還算新, 但建築物本身卻稍嫌破舊,
這也難怪, 在老灰之前, 這裡曾經是CJ, 紅毛, 維克, 大約翰和艾薩克的酒吧, 更久之前的名稱已經沒有人記得了。
中途鎮, 真是個隨便的名稱, 但仔細想想, 卻還滿貼切的, 有人是為了遺忘, 有人是為了重新開始, 有的人則是為了逃避而來到這裡, 每個人的理由都不盡相同, 但唯一的共同點就是: "沒有人會在這裡停留得太久"。
居民來來去去, 每個人都是過客, 偶然選擇在這個地方, 度過人生的一個片段, 一個人生的"中途", 然後無可避免的, 終將離去。
珍妮曾經很認真的考慮成為中途鎮的第一位永久居民, 而在不久的將來, 第二位勢必也將會來報到, 直到今天。

珍妮靜靜地啜著不含酒精的麥藻汁, 傑克則是大口大口的吞下濃得像膏的私釀酚酒, 兩個人都不願成為率先開口的那個人,
終於, 他再也忍不住了, 「珍......」 「別說了。」她打斷他。
「為什麼?」傑克悲傷的問。
「不為什麼。」
「我不懂...... 真的不懂......」
傑克無法克制的崩潰了, 他傷心的低聲啜泣, 但卻又逞強的想忍住不出聲, 結果只發出一種像是被棉被裹住的微弱悶哼,
珍妮只是坐在一旁毫不作聲, 像個陌生人, 沒有輕輕的拍著他的背, 也沒有客套的安慰他, 說些好聽的話。
她不會給他任何不著邊際的期望, 因為她知道那不會發生, 殘酷時就該徹底殘酷, 否則多餘的惻隱之心只會使事情變得更曖昧, 更糟。

「預產期是什麼時候?」低泣了一陣子後, 傑克終於稍微平靜下來, 投降, 一如往常, 故作鎮定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絕望。
「大概再過一兩個月吧。」珍妮的回應依舊簡短。
「到我家來吧, 讓我們一起照顧你......」
「不。」珍妮果決地說。
「為什麼不? 那也是我的孩子; 你大可放心, 我並沒有要跟你爭, 我結婚了, 我只是想親眼看見這個孩子的到來。」
「結婚了, 是嗎, 那對你很好, 但是我不能。」
「拜託, 讓我看看它, 我想見見它, 即使只是一眼, 這是你至少能做的。」傑克哀怨的注視著她。
珍妮沒有說話, 只是無奈的點點頭, 這是她欠他的。

茱莉亞驕傲的注視著眼前的餐桌。
完美, 真是太完美了, 她花了一整天的時間計畫著今晚, 她用了最愛的銀器來搭配涅吉舅舅和吉娜嬸嬸在結婚時送的高級瓷器, 桌面上鋪著只有女兒才有資格承繼的祖傳手工桌巾, 最後加上燭光, 和下午在花市親自挑選的鮮花, 太浪漫了, 傑克應該會很喜歡吧, 她把一道道裝在銀盆裡的菜餚端上桌時一邊思考著。
前廊傳來了一陣瑣碎的聲響, 一聽見那熟悉的步伐, 她就知道是傑克回來了, 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 堆滿笑臉前去迎接。
然而, 在門打開的那一瞬間, 她的心卻稍稍冷了一截。

「唉喲! 你怎麼沒說會帶客人回來啦!」她小聲的在傑克耳邊嘮叨了兩句, 趕忙上前幫忙攙扶大腹便便的珍妮。
「歡迎歡迎! 抱歉, 傑克沒告訴我會帶客人回來, 所以我沒有準備, 他實在很糟糕, 還好菜夠多; 請你再稍坐一會, 我們馬上就可以晚餐了。」她在說話的同時, 一邊俐落的為珍妮端來一小杯熱茶, 拍鬆抱抌, 又連忙回到廚房中忙碌。
「謝...謝謝。」珍妮低聲的說。
「那是茱莉亞。」傑克在一旁坐下, 自己倒了一杯茶。
珍妮的表情在看見她之後就顯得有點慌亂, 而此時她的不知所措更是加劇,
「或許我還是不該麻煩你們, 我還是離開好了。」她作勢起身。
「什麼?」傑克驚訝的說, 同時讓她坐回椅子上。
「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在做什麼? 我不想毀掉你的家庭。」
「茱莉她能夠理解的, 她也很喜歡小孩子, 而且, 我怎麼能讓你一個人在外面流浪....我怎能讓你一個人待在那個荒涼的小鎮上, 我現在就去跟她說。」
「等一下......」珍妮虛弱的開口, 可是傑克已經進到了廚房。

珍妮知道茱莉亞, 她從很久很久以前就知道茱莉亞了,
她不"認識"茱莉亞, 她只是知道她, 沒有人介紹她們認識過, 她也不知道該怎麼為自己製造機會去認識她。
當他們都還是孩子的時候, 珍妮就是校園中公認的大美人, 但同時, 毫無疑問的, 她也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 怪人一個。
她沒有什麼朋友, 也沒有什麼敵人, 沒有人與她認識得夠深, 但她看來也毫不在意, 總是一個人獨自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到處遊走,
但是在小珍妮的心中, 其實一直有個人顯得有那麼一點點特別。

那個女孩總是坐在樹蔭下靜靜地織著些什麼, 有的時候是圍巾, 有時候是手套, 有時則是毛線帽, 她總是能找出個什麼東西來織。
她的相貌樸實, 但看起來總是顯得很快樂, 好像樂在其中, 無論她在做的是什麼。
她在家政課的表現一向特別傑出, 也顯得特別熱衷。
在柔軟的海綿蛋糕表面專注地抹上一層平均的奶油, 小心翼翼地擠上花體字, 字體花俏, 文體卻含蓄樸實。
每次只要成功地烤出一個心目中完美的蛋糕, 小餅乾或是蘋果派, 她就會一個人滿足地哧哧笑,
而當別的女孩吱吱喳喳地問她要送給誰時, 她總是故意反高潮的拉長尾音慢慢說:「這-是-秘-密!」
小珍妮只要一看到這樣的她, 心中就會湧出一股暖意, 彷彿被她的快樂所感染, 也同樣的感到幸福。
她就這樣一直靜靜地在一旁注視著她。
在小珍妮的心中有一個夢想, 一個秘密, 她想要就這樣一直在一旁默默注視著她。

茱莉亞從廚房走了出來, 一邊在圍裙上不安地擦著手, 表情顯得有些憂心。
「傑克全都告訴我了, 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想, 可憐的孩子, 你在我們家絕對受歡迎, 請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 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她張開雙臂毫不設防的擁抱珍妮, 臉上溫暖的笑容正如自己所熟悉的那樣燦爛, 珍妮頓時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你到底是怎麼跟她說的?」豐盛的晚餐過後珍妮趁著茱莉收拾餐盤時小聲的問傑克。
「我說你是我的好朋友, 快要臨盆了, 卻無處可去。」傑克心虛的快速回答, 每個字都和前一個字糊在了一起。
「所以她並不知道這個孩子是你的種? 你怎麼可以這樣欺騙她? 不過這個孩子本來就是我的, 是我一個人的。」
傑克的表情顯得有些受傷, 無助的說,「不然我該怎麼跟她講?」
「先等孩子生下來再說吧。」珍妮漠然地自言自語, 一再對自己重複。

...未完待續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是終於到了那樣的年紀, 也許正恰巧是那樣的季節,
體內的雌激素開始分泌母性, 其實也稱不上是什麼了不起的原因,
總之, 珍妮想要一個孩子, 一個從頭到尾都只屬於她的孩子。

傑克單身, 各方面的條件又都還不錯, 對自己的態度也還算友善, 所以珍妮就決定拜託他。
「今晚請你陪我。」

傑克喜歡珍妮, 老實說, 他已經暗戀她很久很久了, 但卻老是不知該怎麼開口,
所以當珍妮對他說"今晚請你陪我"時, 傑克只是目瞪口呆地回答: 「好啊。」
傑克是這附近最有價值的黃金單身漢, 但是他並不驕傲, 對人總是謙恭有禮, 偶爾還帶了一股大多數雄性所嚴重匱乏的羞澀與靦腆,
而這, 正是茱莉亞最喜歡他的地方。

在共度了一夜之後, 傑克下定決心要向珍妮求婚,
老實說他有點擔憂, 很大一點, 昨晚自己實在太過緊張, 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注意一切是否完美, 只是小心翼翼地照著步驟作,
「即使不是最好, 最具創意的,」他心想, 「至少也該達到一般平均值了吧!」
因此今天早晨當他張開雙眼時, 散落著晨光的臉上不自覺的堆滿了滿足的笑容, 這完全是發自內心的, 他這輩子從未這麼確定過,
但正當他轉過身去準備向珍妮開口時, 這才發現, 她已經不在了。

其實也不需要刻意捏造任何藉口, 一切就非常自然的發生了。

珍妮在傑克沉沉睡去之後就悄悄地離開了, 其實她是知道傑克對自己的心意的,
但感情的事實在誰也沒辦法勉強, 她只想要一個孩子, 一個只屬於她的孩子,
所以, 她殘酷的利用他, 並十足成功的利用了他, 有了, 她知道, 這是她發自母性本能的確信。

茱莉亞非常擔心, 傑克最近不知怎麼了, 時而癲狂, 時而傷心欲絕,
他不再像以往那般合群有禮, 事實上, 他只是一個人躲在家裡, 偶爾出門購賣日用品時也總是一臉憔悴。
茱莉亞不時會登門造訪, 帶著一鍋她聞名鄰里, 得過社區小藍帶的燉提魚, 默默地為他打掃住處, 即使他從未注意。

珍妮消失了, 她就像是蒸發似的, 從既有的社群中消失無蹤, 傑克不禁懷疑, 珍妮會不會只出自於自己的想像, 好好的怎麼會就這樣忽然消失了呢?
拾起調羹, 他無力的嚐了一口燉提魚, 滿滿的鮮味在舌尖爆開,
像是驚醒似的, 在他睜開雙眼之後, 他看見了茱莉亞, 附近的一個女孩, 話不多, 從以前就是這樣, 總是默默的做。
他第一次注意到她注視著自己的眼神, 想起了不久前的過去, 自己也曾那樣不顧一切地注視著一個女孩,
傷心, 碎了一地, 他相信她會願意陪自己一片片拾起。
當晚, 他向茱莉亞求婚。

他們的蜜月不如預期的濃烈, 但也還算甜蜜,
茱莉亞是個非常稱職的妻子, 她是個深愛著丈夫的稱職妻子, 傑克告訴自己, "這是正確的決定, 我們都不是激烈的料, 個性契合, 在一起才不過一個月我就已經能夠想像我們一起變得白髮蒼蒼的模樣了, 沒錯, 這必然是正確的", 他重複的告訴自己。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傑克和茱莉是一對完美的模範夫妻, 雖然他們偶有口角, 但從未爭吵。

這一天, 傑克因為工作的關係, 出差經過大岬灣, 拜訪客戶的過程進行得非常順利, 才不過中午, 他的行程就已經全部跑完了,
他等不及想回家, 出門前茱莉亞說過, 今晚她會準備綠礁港最鮮嫩多汁的生蠔與甜美的鮮蝦好好的犒賞辛勤工作的他。
一想起茱莉在廚房裡東忙西忙的俏模樣, 傑克忍不住笑了, 他在附近的花店為她買了一束大岬灣特有的藍仙薊, 嫩藍色的花萼上綴著白色的小花, 她一定會很喜歡吧!
記得大岬灣還出產一種特殊的香料, 如果順便帶一些回去茱莉一定會很高興吧! 想著想著傑克就往最近的市場走去。
"是芫荽嗎? 不是, 這我們那裡就有了, 順便買一些結球蒜吧, 反正我們兩個都喜歡吃。"
這裡摸摸那裡看看, 傑克在木造攤販間悠哉的逛著, 小販們使勁的吆喝, 導致他手上"順便帶一些"的食材累積得越來越多,
看看時間, 他心想: "糟了! 我得快一點找到酚藻才行。"
在買到一大串綠油油的新鮮酚藻之後, 傑克刻不容緩的直奔通往家的路上。
途中他經過一個小鎮, 忽然覺得有點餓, 時間也還算充裕, 所以他決定稍作停留, 喝點東西填填肚皮。
在下交流道的途中, 他好像看見路邊的草叢間倒了一個女人, 他趕忙過去幫忙,
結果他發現, 那個女人竟然是大腹便便的珍妮。

...未完待續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時我不太接電話。
除了歸咎於人際溝通技巧不佳外,
(要件講完就不知道要說什麼),
總覺得電話這傢伙十分趾高氣昂。
"欸! 我在響了, 快給我過來接!",
總覺得它充滿了一種極度驕縱的"態度"。

"不爽! 誰理你啊! 你打來我就要接嗎?"
通常我就讓它響。
但事實上, 大多時候, 我還是會接的。
因為那間歇性的聲響總會使我抓狂。

貝爾先生, 多謝你給我製造了個大麻煩!

每次在樓上弄東西弄得正熱絡的時候,
樓下總會響起Nokia廣告悠揚的樂音。(我家的電話鈴聲)
"吵死了!", 我忍耐了五聲後受不了。
Patience never was my virtue.

很奇怪, 不接的時候我會摀住耳朵, 哇哇大叫(自製噪音與之抗衡)硬是不接,
一旦決定要接時, 媽的, 我就非接到不可。
啪啪啪的衝到樓下, 偏偏像是被詛咒了一樣,
"嘟...嘟...嘟..."
對方不是在我接起來的那一瞬間掛斷,
就是在我非常不爽的撇了聲"喂!"之後, 開始假裝是電腦語音說:
"內政部通知...", "高雄地方法院通知...", "中國商銀繳費通知...Blah, blah, blah..."
通常, 我會很有禮貌的掛斷,
但最近我都只是大吼"不要再騙人(x3)了好嗎!", 然後摔電話。
想當然, 字裡行間偶而會夾雜一些我不便轉述的"圈, 叉, 三角形"。

相較之下, 我"真正的"朋友都不太常打來,
(這不禁令人深思所謂"真正的"的意義)
或許是我自作自受吧!

因為電話通常都不會是找我的,
所以更使我缺乏接電話的動機,
就這樣, 彷彿二十一世紀的哈姆雷特,
我陷入了"接, 或不接?"的惡性循環地獄中。

我心中最理想的狀態:
對方先把要說的話(重點)傳真過來,
我在看過內容後判斷有沒有回call的價值,
再由我直接打給他或她。

缺點:
傳真機也會嗶嗶響。
程序有點麻煩, 而且還要另外買耗材。

唉......再說吧!

打來嘛! 我會盡量接啦! 盡量......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我對Mika的"Grace Kelly"可以說是完全上癮了。
很奇妙的歌名, 無法被歸類的曲風, very catchy,
尤其副歌的假音部分, 總讓我忍不住sing along, 一遍又一遍的replay。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還是我又自大的把大家當白痴了?), 但"Grace Kelly"確有其人,
她是美國早期非常知名的電影女星, 兼具實力與絕世美貌, 後來在生涯巔峰毅然息影嫁入皇室, 成為摩納哥王妃, 當年是許多少女夢想中的典範, 可惜晚年不幸死於一場車禍(倒不是因為狗仔, 而是因為九彎十八拐)。

我超愛Grace, 個人認為她是全世界(dead or alive)最美麗的人(第二名是Audrey Hepburn),
她的作品中, 我最推薦希區考克執導的名片"後窗"(Rear Window),
很好看的一部老電影, 即使以現代的標準來看, 概念還是非常原創,
Grace在片中既幽默又美得發亮, 而且人如其名的優雅。

拉回主題, Mika這張獨特, 風格百變, 而且充滿了濃濃遊戲意味的debut專輯"Life In Cartoon Motion", 一下子就使他成為近期我最注意的新聲音。
("Mika"這個關鍵字在中文網路實在非常不容易查詢, 跑出來的不是中島美嘉, 就是一大堆莫名其妙的AV女優)
專輯好聽歸好聽, 但以Keyboard為主的編曲總讓我覺得稍微"薄"了些,
若說得嚴苛一點, 整體感覺像是一張做得非常非常好的Demo,
某些曲子使我回想起小時候紅極一時的Chipmunk Albums,
而某些曲子(特別是"Stuck In The Middle")更明顯受到Scissor Sisters的影響,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的就是了,
不過他確實很會唱也很能唱, 俏皮中帶了絲騷勁的歌聲非常對我的味,
現在我才發現自己其實還蠻喜歡這種有點三八的假音男聲的,
我想, 如果我活在Disco時代的話, 或許會很迷Bee Gees吧!

-----------------
"Grace Kelly" by Mika
(Mika)

[I wanna talk to you]

Do I attract you?
Do I repulse you with my queasy smile?
Am I too dirty?
Am I too flirty?
Do I like what you like?

I could be wholesome
I could be loathsome
I guess I'm a little bit shy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me without making me try?

I try to be like Grace Kelly
But all her looks were too sad
So I try a little Freddie
I've gone identity mad!

(Chorus)
I could be brown
I could be blue
I could be violet sky
I could be hurtful
I could be purple
I could be anything you like
Gotta be green
Gotta be mean
Gotta be everything more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walk out the door!

How can I help it
How can I help it
How can I help what you think?
Hello my baby
Hello my baby
Putting my life on the brink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yourself?
Should I bend over?
Should I look older just to be put on your shelf?

I try to be like Grace Kelly
But all her looks were too sad
So I try a little Freddie
I've gone identity mad!

(Repeat chorus)

Say what you want to satisfy yourself
But you only want what everybody else says you should want

(Repeat chorus x2)

P.s. 後來從某訪談中發現曲名"Grace Kelly"的典故, 原來Mika的祖母認為Grace Kelly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因此他就以她作為絕對完美的象徵; 曲中他唱著: "I try be like Grace Kelly", 事實上就等於"I try be perfect"。


Mika - "Grace Kelly"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