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做的馬鈴薯泥非常成功, 好吃到令人感動。
這就是當天的晚餐。
因為新家還沒買電鍋, 所以這陣子都以西式料理為主食。
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 可隨意以雞肉絲或鮪魚代替。

這是我從英國住宿家庭的媽媽那裡偷學到的秘方,
發現秘訣後, 又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所進化而成究極版。
從以前, 我就一直非常嚮往外國影片中, 餐桌上的馬鈴薯泥,
偶爾去美式餐廳, 也非常喜歡吃這道"菜",
不過做得用心, 好吃的, 卻沒有幾家。

另外還很想學會的, 是日式厚煎蛋,
知道秘訣的人請與我多多交流。
-------------

Mashed potato
祕藏! 超好味馬鈴薯泥配方

材料: 馬鈴薯, 香料, 鹽少許, 牛奶少許, 奶油, 洋蔥碎

首先, 把馬鈴薯仔細洗乾淨,
煮一鍋熱水(水量淹過馬鈴薯), 可以隨意加一點鹽, 把馬鈴薯(連皮)盡量煮熟。
因為整顆的馬鈴薯非常不容易煮透,
所以我的做法是先煮到一定的程度,
剝皮後(記得挖掉肉上的芽眼)稍微弄碎再蒸個十分鐘。

在弄碎壓成泥的過程中, 依個人口味酌量加入鹽及香料。
市面上有販賣一種小罐裝的義大利香料, 裡面混合了好幾種香草,
煮義大利麵醬, 炒蛋(或其他東西)時加一點就能增加風味, 非常方便。
也可以用黑胡椒, 或其他香草代替。

因為馬鈴薯本身沒什麼水分, 攪拌起來可能會有些困難,
所以加入少許牛奶可加強綿密度和風味。
(蒸的程序也多少能增加一些溼度)
牛奶加太多會太稀, 請小心。
如果不小心加了太多, 補救的辦法是:
盡量多攪拌一下, 直到澱粉發揮它黏稠的勾芡特性。
(喜歡塊狀嚼感的人, 搗泥過程可以不用太仔細。)

最重要的關鍵秘訣是: 奶油。
或許大家(尤其是常作菜的人)都早就知道了,
但是當我第一次發現時真是恍然大悟。
奶油是香濃口感的來源,
不是烘焙用的乳瑪琳或黃油喔!
我找了半天, 才終於找到和在英國吃到差不多的奶油,
"明治植物奶油", 極力推薦!!
如果使用硬式的塊狀奶油,
記得在攪拌前要先稍微加熱軟化。

我住宿家庭的媽媽在製作馬鈴薯泥時,
奶油都是一大匙一大匙的挖, 一下就幾乎要用掉半盒,
雖然很香濃好吃, 但現代人講求健康概念, 所以請視體質斟酌。

加入洋蔥碎是我個人的獨門配方。
新鮮的洋蔥微甜中帶了一絲微辣,
除了香氣, 還能增添清爽的口感,
視情況可以紅蘿蔔丁, 玉米粒, 或青碗豆替換。

說穿了, 做法其實非常簡單,
將完全煮透的馬鈴薯搗碎後,
再把所有的材料均勻拌入就好了。
但"好吃的馬鈴薯泥"和"馬鈴薯泥"間的差距非常微妙,
重點在於調味料的份量與比例,
至於如何拿捏, 我只能說,
除了經驗, 運氣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做得好的馬鈴薯泥非常好用, 在冰箱中也可以放上好一陣子,
可以當作主食, 開胃前菜, 配菜, 點心, 甚至佐料。
非常適合變化, 煎一煎就是薯餅(太濕的不適合),
在吐司間塗上一層, 再夾上幾片小黃瓜就是好吃的三明治,
或拌入鮪魚, 製成沙拉, 加上一些生菜就是一頓豐盛的輕食,
營養十足, 飽足感滿分, 冷的熱的都很好吃,
所以, 祝你好運了。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鬱卒了好久, 這陣子洋基的比賽總是讓人看得心情不太愉快。
除了王建民那場七局幾乎完美(!?)的比賽, 五月的洋基天時地利全員不順,
直到今天, 充滿必勝壓力的洋基, 總算稍微自宿敵紅襪手中扳回一成。

一局下半, Johnny Damonn率先上壘, 順利盜壘後展開佈局,
使四月大爆發後棒子冰封已久, 但近日似乎有復甦跡象的A-Rod成功轟出了他本季的第十八發全壘打,
洋基取得好的開始, 2比0領先。
二局上半, 王建民在取得兩個出局數後小遇亂流, 幸好在塞成滿壘後, 成功K掉了第三名出局者, 我心裡第一時間的想法是, "三八哩! 沒事幹麼弄得那麼緊張, 浪費投球數!", 好險沒造成任何傷害。
緊接著在下半, Giambi轟出一發陽春砲, 而後在隊友們的火力串聯下, 另外又再多添一分, 三局還沒投完王建民就已經有了四分後盾。

三四局雙方勢均力敵, 你來我往, 沒有人能佔到任何便宜,
直到第五局, 紅襪總算打破鴨蛋, 搶回一分,
但下半, Cano又馬上擊出一支落點奇佳的三壘安打, 再灌回兩分, 維持領先差距。

六局上半, 投球數已近百球王建民再度面臨危機, 但幸好順利以雙殺化解。
投完六局, 投球數已經破百的王建民其實早該下場,
但這場比賽, 洋基背負著非贏不可的壓力,
所以第七局教練還是讓他繼續上場,
但很明顯, 他的體能已經達到極限, 控球不穩,
所以在留下兩個殘壘後, 他在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中被換下場。
最後, 在牛棚"驚心動魄"的後援下, 洋基以6比2拿下了三連戰中的第一場勝利。


個人認為王建民今天的表現, 並不是最好,
壞球率偏高, 雖然投出五次三振, 但也因此增加了不少投球數,
可是在緊要關頭, 他都能成功化解危機, 被賦予的使命也都能順利達成,
所以就結果論而言, 他還是投了一場好球。

圖片來源: Yahoo Sports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 我終於拿到訂購已久的"8‧15 OKINAWA Cocco"了。
硬皮, 精裝, 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我想它的重量, 可能將近有一公斤(!?)
價格一點也不平易近人。

一出店外, 我就忍不住在路邊快速翻閱了起來。
除了最後nanaco的一小篇感言, 和一頁沖繩的歷史介紹,
整整176頁, 絲毫沒有多餘的文字贅言,
全是印刷精美的照片。

雖然如此, 但第一時間, 我的直覺卻是: "虧了!"
心想, 相較下還不如"Zan-cyan"巡迴的紀念寫真內容比較豐富。
(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

但經過了一天的折騰(詳情內緒),
在回到家, 靜下心來仔細的閱讀後,
我卻發自內心的為自己先前短暫的懊悔感到慚愧,
這本書真的非常棒。

先必須釐清一個觀點,
這是一本"攝影集",
純粹只紀錄一個非常短暫而特別的時期,
侷限於2006年8月15日,
Cocco第一次於沖繩舉辦演唱會的那兩個半小時。

相較之下, 景點多樣化, 有家居照, 也收錄了搞笑短文等的"Zan-cyan"巡迴紀念寫真,
就屬於質性較為輕鬆, 而且容易滿足樂迷心態的"寫真集"。
在這之前, 這兩者間的差異, 對我而言, 非常的模糊,
但在翻開"8‧15"第一頁之後, 差別卻再清晰不過了。

如果硬要解釋, 那我會說,
寫真集捕捉皮像, 而攝影集紀錄的, 則是心靈。

雖然見識過轉播的演唱會實況, 但透過nanaco深厚的功力,
卻使我得以窺見Cocco更為細微, 曖昧, 甚至稍縱即逝的各種"表情"。
有一些, 我想就連她自己都不太了解的面向,
無論是妖魅般性感, 宗教性的空靈, 或是熱淚盈眶的感性,
都一一被nanaco的鏡頭忠實的牢牢捕捉。

鏡頭下專注歌唱的Cocco, 彷彿"能劇"中的"狂隈"般,
散發著魔性, 專注得使人懼怕。
扭曲的肢體, 嘶吼的力道,
純然真摯的美麗, 她那豐沛的情感張力,
透過書頁, 每個瞬間我都一一見證。

Really, it's more than a thousand words,
這本書使我完全震懾於照片的力量,
在這之前, 沒有一本書能使我看到雞皮疙瘩爬滿身,
感覺身立其境, 甚至產生深入受攝者心靈的錯覺,
一本棒到有點恐怖的"攝影集",
"8‧15 OKINAWA Cocco"。

P.s.
快來吧! "The Bird"
我已經等了超過半年了,
拜託不要跟我說沒貨。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近代的非官方用語中, 習慣將沒有不動產的人暱稱為"無殼蝸牛",
既然如此, 那為何不直接稱呼他們為"蛞蝓"呢?
大哉問一則。

說到蛞蝓, 我家附近的一條小路上, 每到下雨天就會出現很多很多的蛞蝓。
不知道是不是周圍土壤太過肥沃, 這些蛞蝓一隻比一隻粗壯,
黝黑的表面長得和象皮一樣, 閃耀著一種非常詭異而濕潤的光澤, 每一隻都比我的拇指還要大條,
雖然我不怕蛞蝓, 但看到它們以十隻十隻為單位的成群匍伏,
還是不免令我背毛倒豎, 覺得非常噁心。
偏偏那條小路又算是附近的一條小要道,
行車往來, 把蛞蝓群輾成一灘灘的肉糊,
那慘狀真的比手指還要催吐。

這不禁令我想起了伊藤潤二早期的短篇名作"蛞蝓少女",
不過當少女最後終於"蛞蝓化"時, 一向擅長把日常事物噁心化的伊藤大師倒是把"顱殼"畫得蠻美的。
想來第一次看到伊藤大師的作品, 已經是小學時的事了, 歲月不饒人啊!

伊藤潤二實在是個將凡事病態化的天才, 任何瑣碎的事物都能成為筆下題材,
就連"漩渦"這個抽象的概念他都能掰, 而且還掰得很合理(!?)。
小學時曾一度熱衷, 收集了不少他的作品, 和弟弟一起一邊翻一邊怕得哀哀叫,
我一直覺得他作品的書頁有種怪味, 一種讓我聯想到停屍間的氣味。
(雖然我也沒實際聞過停屍間的氣味)

有一陣子忽然變得很害怕, 把他的書藏在三樓書櫃最內側的角落, 晚上沒開燈還不敢上去,
"伊藤"也成了我家的禁語; 雖然這樣說有些失禮, 但你不覺得那個"潤"字有種先天上的噁心感嗎?
後來我甚至怕到把那些書寄放到表姊家, 放了一陣子後表姊也受不了, 要我把它拿回去,
在拿回家的路上, 我做了一件很蠢也很浪費的事, 我把書扔進了附近詭異的竹林裡,
請別笑我, 當時年紀小。

只是後來, 我長大了,
也不知道為什麼, 忽然有一天任何恐怖片, 鬼故事都嚇不了我了,
我漸漸習慣將肢解當作喜劇看待, 還一邊品頭論足的批評殘肢太假, 假血太多,
或許那正是墮落的開始吧!
這幾年又重新愛上了伊藤大師的作品, 收藏也在慢慢的補齊中,
想當年實在是太奢侈了。

另外, 延伸思考,
蛞蝓=鼻涕蟲嗎?
又是一個不太重要的疑問,
如果哪天我真的很無聊, 或許會去試試知識+吧!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間那裡, 寒冷從背後開始侵襲,
如同某種六隻腳以上的昆蟲般, 佔領,
由下而上, 由後往前, 緩緩的吞噬啃咬著身體還殘留著餘溫的柔軟皮膚。
向內側遷徙。

排出一顆顆細砂般肉眼難以辨析的褐黑色糞便,
一大片一大片地, 摸起來似乎有些潮濕, 勉強帶了點餘燼的熱度,
綿綿密密刺刺細細的將隱約透著象牙色澤的枯槁骨骸掩埋。

你曾不曾絕望? 這便是絕望。
我正絕望著
我絕望於真相 真相該是早已質疑的事實

真相理當使人喜悅 孩童雀躍 冰淇淋車"叭叭叭-叭-叭"
只是靜默只是靜默
空氣中的電子在蠢動 摩擦著腳跟上繃緊的弦 喞喞喞的歌唱著
我擷取了一口 鮮嫩得濕潤的黴 小巧尖挺 只能低吟
黑暗心底無盡的哀鳴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是
我們不習慣認真 專心 持續的
去思考一件事情
單一的
一件事
我們習慣不停不停不停的
尋訪
瑣碎 零星
微不足道的
種種事件
來阻擾自己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 這就是幸福,
似是而非的論調, 遲滯, 在永無止盡的平靜中堆砌, 閃逝,
只是看似, 卻絕非必然。

無盡的空虛侵蝕, 木然的孤立伸展,
在絕望中, 直達涅盤。

一瞬間, 我誤以為自己觸及了什麼玄祕奧妙的境界,
確信自己的指尖確實輕輕掠過了真理那粗糙的表面,
但下個剎那間, 思緒一轉, 卻發現, 自己仍舊佇立人間。
我不知道臉上該擺上一副什麼樣的表情, 是該慶幸? 還是哭泣?
只是木然, 也只能, 無可奈何的順其自然。

或許, 正如同所有美好的事物, 這一刻, 注定了不該長久。
更或許, 永恆, 正是由這無數零星片段的此刻所組成。
問題, 仍舊無解。

我在光明與黑暗間輾轉, 在渾沌的重複辯證中獨白。
追尋著一種, 或許, 到頭來從不曾存在過的, 意義。

天氣轉涼了, 又或許只是心寒,
誰能來為我披上一件禁錮衣(Straitjacket)?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視力不佳。
非常不幸的, 在人生最初的第一個十年間, 我就已將自己的水晶體耗損摩擦,
在我才剛開始隱約理解生命的當下, 我窺視其真理的視野就已經遭致扭曲,
而造成這樣的悲劇, 責任究竟該歸咎於何人,
說來說去, 最理直氣壯的, 其實也只剩下自己。

以肉眼析辨, 世界在我的眼中一直是模模糊糊的一片, 寬闊無限, 彷彿不存在著任何一種既定的終點,
一如孩童們匱乏掌控的筆觸狂野, 這裡一塊那裡一撇的色塊拼貼, 無數奔放的末日印象, 就這樣靜悄悄地恣意描繪。
然而, 在記憶的最深處, 最初最接近真實的視界, 卻早已被我所遺忘。

但是否, 在這一片霧氣奔騰的迷濛中, 界定清晰的美感並非必然勝過朦朧,
扭曲的視線或許更應該被視作一種嶄新的開拓。
它迫使我肉搏式的去擁抱各式各樣不同的美, 粗暴地抓住你的臉緊貼在我的面前。
它賦予我更自主多元的選擇權, 使我輕而易舉的視而不見, 使我能更加隨心所欲的實驗與誤解。
朦朧間, 物件的形體顯得曖昧, 一切似乎充斥著無數的不確定, 一如風中搖曳的枝葉。
帶著缺陷的眼, 彷彿能夠窺見無形, 或許只是出自臆想, 或許只是誤解。

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或許至今仍舊), 我的安全感完全建立於眉眼與鼻樑間壓迫的自覺,
那是矽石溶解的淚水, 一種只屬於鈦合金的冷調前衛。
伴隨著無數碎瑣飄蕩的砂礫, 雖然它非常容易沾染上自體分泌的油膩, 仍使我培養出一種極度依賴的習性。
工匠們在質地細密的石版上, 和著水奮力來回試圖拋光,
設計師在幾何圖形中精心挑選出圓與圓, 或是方與方, 矯柔作做隨著一種普遍性的墮落價格飆漲。
佩帶起一副普世價值認可的正確, 矯正我扭曲的視野, 使我眼中只容許這唯一的絕對。

啊! 多麼強大的影響力, 只是這樣構造單純的器械, 使你的輪廓稍稍顯得滑稽, 輕易彌補躺著看書經年累月的牽累,
使你重拾最初最接近真實的視界, 雖然那再也不會是我現在最自然的視覺。

我把不是我的當作是我與生俱來的, 只因為我忘了自己原有的,
只因為我現有的不是那麼方便, 卻忘了, 這我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 其實全是他者所賦予的, 事實上, 這根本一點也不曾是我的。

為什麼急著矯正一切不尋常? 你就這麼沒自信嗎? 被視作"正常"真的那麼重要嗎?
是不是你懼怕, 太多殘破具象的表達, 會突顯你看似正常中的些微扭曲?
是不是太多殘缺的正當化, 威脅著你自視優越的權威?
所以, 嘲笑中隱藏著恐懼, 你在粗暴的宰治下日夜惆悵,
繼續迫害, 那些天生的善良。

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思考眼鏡與眼睛之間的關係,
截然不同的兩種權力關係, 看似哲學態度自覺, 也可以一如字面上的那樣單純片面。
雖然醫學名詞一如往常, 非常獨斷的僅將其稱之為, "近視"。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哎~~~~~~~~~呀!!!!
大消息!! Cocco新專輯進入倒數階段!
詳情我也不知, 請大家告訴大家!!!!!!!
七月快點來吧!!!

Coccoの6枚目のオリジナルアルバムが7月25日にリリース決定!!
初の沖縄・LONDONレコーディング作品となった
今回のアルバムタイトルは「きらきら」。

全18曲収録の今作のキーワードは「沖縄・日常・光・陽だまり・生活・手作り・世界」。

Cocco
7月25日にリリース
「きらきら」

収録曲
1.燦
2.あしたのこと
3.In the Garden
4.甘い香り
5.お菓子と娘
6.An apple a day
7.秋雨前線
8.Baby,after you
9君がいれば
10.花うた
11.Tokyo Happy Girl
12.小さな町
13.雨水色
14.ハレヒレホ
15.タイムボッカーン!
16.10years
17.チョッチョイ子守唄
18.Never ending journey

初回盤・通常盤等の詳細は後日発表!!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愛的反面是什麼?
除了愛, 也只能是愛
愛它究竟是什麼?
無法被解答的, 也只有愛了

恨是愛的另一種寫法,
扒去了理智, 恨比愛更愛, 比不顧一切更愛更愛
與恨比起來, 愛根本稱不上是愛,
但稱不上是愛的愛究竟算什麼?
愛就是愛, 如果愛, 只是愛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piece of my meat
or maybe a slice,
of this hairy skin?

Meant to be peeled off,
my nails too long
If you like my skull,
just bang it like some sort of gong

A lock of my hair, stretch to be fair.
It’s too hard to bear, if only we share.
It’s an incurable disease, the plague of next century
Withered like a fairy, gradually we perish.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上回談到廢除死刑問題後, 我想提一提另一個我非常注意的議題, 性犯罪。
在台灣社會中, 性犯罪者的懲處從來不是太嚴重(除非連續犯下"真的很多起"案件),
而且基本上在服刑期間只要安分守己, 也非常容易獲得假釋, 經常被視為無足輕重的"小問題"。
但性犯罪者的再犯率卻是所有罪犯中最高的。

在我看來, 溜鳥或偷內褲(甚至開黃腔)和強暴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廣泛的統稱"性犯罪"), 都應該被慎重處理, 但大多數人似乎都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
因為, 無論兩性平權者如何反駁(所謂"男女平等"只是男人賞給女人的一根骨頭和安慰自己的假象), 這個社會仍建立在父權架構下(看看離婚法條或產假條例等, 你還好意思否認嗎?), 無論你多麼不想承認, 在這個依舊以男性觀點為主流的社會意識中, 女性仍有意無意的被視為次等公民, 生產機器, 甚至只是純粹的性物件。
"肯摸你還應該偷笑哩", "有什麼關係嘛! 又不會少塊肉", "誰叫你要穿得那麼露", "半夜還在外面遊蕩的女人肯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是她自己來勾引我的"。
總是會有一大堆無恥至極的藉口, 與落井下石的批評,
這個由女性所孕育的社會對女人卻一點也不仁慈。

稍微岔題一下, 最常聽到外遇男性的藉口(聽到我就非常想揍人):
"是她設下桃色陷阱來勾引我的"
確實, 人家惡意的勾引並不是你的錯, 但明知道那是陷阱還自願往下跳, 那就完全是你本身的問題了。
就像是一個無底懸崖對你說"很好玩喔! 趕快過來啊!", 如果你是自己選擇採空了那一步, 跌死了難道你要怪那懸崖嗎?
(還有, 一聽到被害妻子說: "如果他願意改過, 與外面的女人斷絕一切關係, 我就原諒他", 我也會非常生氣; 連野女人都不屑的垃圾你還搶著回收, 幹麼做賤自己到這種程度。)

不要跟我說"是男人就無法抗拒這種投懷送抱的誘惑", 或學不要臉的大老闆說: "哪個男人不曾逢場做戲?"
騙肖! 如果今天投懷送抱的是個女版戎祥, 甚至是八十幾歲的"過熟女", 我看每個男人都能坐懷不亂, 甚至謊稱自己是Gay也在所不惜。
一個巴掌拍不響, 要不是你自己心懷不軌, 誰還能騙得了你。
若要逢場做戲, 那就勇敢的承擔後果, 那才能勉強算是男人。
老婆死後裝癡情, 又建墓園又塑像, 幾年不到, 屍骨未寒就開始一下牽這個, 一下摸那個, 這算什麼專情? 誰知道, 妻子還在世時他就經常"逢場做戲"了啦! 好專情喔!
男人生下來就是男人, 不管他是堅強還是懦弱, 是正直還是跟大多數人一樣不要臉, 只要他下腹天生多了一小塊肉, 他就至少是個生理男人, 不需要以任何的行為來證實這點, 那如果今天人家說"沒有被肛交過的就不是男人", 你要做嗎?
Ps.
通常一提到外遇問題, 我的直覺都是"錯的是那個男人", 可是大多數女人都只會很白痴的怪罪另一個女人。
別傻了, 其實你們都很清楚, 是你的男人已經不愛你了, 但這些元配都(認為那是自己的失敗)不願意承認, 所以她們遷怒在自己的同胞身上。

就算今天一個女人全裸在街上漫遊, 也沒有任何人有權利侵犯她。
(但她或許會被以妨害風化起訴; 這又是另一個令我憤恨不平的差別待遇, 為什麼男人赤裸上身就沒關係, 而女人就是妨害風化? 我不是鼓勵女人在公眾場合赤裸上身, 而且我想也沒有一個女人願意, 只是這些男人怎麼那麼缺乏常識, 如果你在自己家裡要光著身子, 那我絕對沒有意見, 但在公共場合你就不能尊重周圍的其他人一點嗎? 熱大家都熱啊! 但卻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獻醜", 今天你脫上衣, 那改天會不會心血來潮脫褲子? 今天你DIY, 那改天會不會想嘗試進一步"接觸"? 性犯罪者一向都是循序漸進的, 對於這些人我只能說是"沒常識兼沒衛生")
之前我看過一張照片, 在大陸某省份有一名女子因為某些私人原因赤裸的在街上行走, 照片中她伸出雙手走向一個男人(像是在求救), 而圖片中沒有一個男人顯露出"賺到了"的意淫表情(或許還有點害怕), 在我看來, 這才是一個受過教化的"人"應有的態度,
如果自詡為"萬物之靈", 就不應該只受到睪酮素驅動,
明明很清楚後果, 卻仍舊侵害一個女人, 那你怎麼好意思在事後要求人家原諒你, 放你一馬?
既然會後悔, 那一開始又何必做呢?

但不像"死刑廢除"議題, 對於性犯罪我始終生不出一個真正有效的應對方法,
早期我非常贊成性犯罪者強制閹刑的構想, 但後來聽說, 即使喪失了勃起能力他們還是有性慾, 所以這種做法還可能加重扭曲, 使他們以其他物件凌遲被害女性, 甚至進而殺害。
所以, 現在只能期待醫學, 看能不能研發出一種技術, 是燒斷某根神經, 使他們一點性慾也無法產生。

如果你認為這樣的懲罰過重, 那請看下面一個最近才發生的案例:
強暴犯開車將落單女子撞暈, 將她拖進路邊田地, 還以石塊重擊她的頭部, 再履行近似"姦屍"的病態暴行。
每個男人生命中都至少有一個以上的女人(媽媽, 姊妹, 女友, 妻子, 女兒),
為什麼還能做出這種禽獸不如的事?

請問: 對於這種垃圾你有必要仁慈嗎?
你們應該慶幸自己不是活在我的世界,
因為我說: "全部死刑啦!!!"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兩天看了一則關於廢除死刑的新聞專題報導。
說我小心眼也好, 愛報復也罷,
但關於廢除死刑, 我的立場一直是堅決反對。

報導中訪談了最具指標性的被害家屬: 白冰冰,
她對於死刑犯處置的看法正好與我不謀而合,
"主張廢除死刑的善心人士提出了不該以國家機器殺人, 以及維護人權等看法, 這些我都非常同意, 但他們根本稱不上是人, 是畜生, 而對畜生你還講什麼人權。"
另一對被害家屬則指出:
"一個人要做多少壞事, 要累積多少慘絕人寰的暴行才會被判處極刑? 而當這些人選擇犯下殺人罪, 當飽受凌遲的無辜被害人終於氣絕之際, 這些人就已經喪失他們的人權了。"
的確, 在教育普及的今天, 想當然每個人都必定了解"前因後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仍冥頑不靈的決定要殺人, 顯然他們一點也不在乎自己的人權, 而對於這些藐視, 甚至進而加以摧殘他人人權的"東西", 請問, 我們有什麼義務去維護他們自己都選擇放棄了的"人權"?
當然, 被害家屬的體會必然比我深刻千百倍。

白冰冰在節目中哽咽敘述:
"從他們寄給我手指開始, 我就一直被恐懼所籠罩, 深怕明天會不會忽然收到一隻耳朵或是一顆眼珠, 而當屍體被發現, 我去到現場認屍, 終於親眼看見白曉燕的屍體時, 我內心的感覺竟然是鬆了一口氣, 你能想像一個母親看見自己孩子的屍體時竟然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嗎? 因為我知道她解脫了, 她不會再感受到那些苦痛了, 所以我鬆了一口氣, 因為當孩子受苦時, 我的心更痛。",
其實, 作為藝人, 我並不是太欣賞白冰冰, 但看到這段時, 我確實感受到了她最真摯的沉痛,
而當我轉述時, L的眼淚也同樣在眼眶中打轉, 我想任何有感覺的人都會被這段話打動。

在目睹上述這樣一個母親的悲傷後, 你們這些偽善者怎麼還好意思提廢除死刑? 怎麼還有臉伸張那些畜生的"人權"?
你們真的願意讓自己的家人和那些殘暴折磨被害者的殺人犯單獨相處嗎?
真的有必要為民主膚淺的面子而犧牲多數善良公民的安全嗎?
我說, 除了偽善, 還是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偽善。

死刑廢除一直是我和L最常討論(也是個人最在意)的固定議題之一。
"以德報怨"向來不是我的風格, 個人偏好"以直報怨",
我們都極為推崇新加坡著名的"鞭刑"(怎麼不趕快引進), 也都同意"亂世用重典"的原則,
尤其我還是墨子的信徒, 深信"性惡說", 而且絕不相信"改過向善"這種狗屁。
(人不會改變, 至少人格初步形成後就不可能再有改變, 人被抓到一次之後只會欺瞞, 隱藏和壓抑本性。)
所以當我們再次討論, 這次我們終於找出現實可行的結論了。

大多人可知道, 目前台灣雖然尚未廢除死刑, 但已經盡量不再判,
而且在那些不要臉的偽善者推動下, 改採取"判刑但無限期延後行刑"這種恬不知恥的拖延戰術,
之前看過另一篇報導, 目前已有近百名殘暴而且毫無悔意的殺人者因而受惠(文中提到, 某些犯人本身還希望能夠早點行刑, 因為這種不確定的感覺太折磨人; 而這些偽善者的一意孤行, 也同時剝奪了少數犯人想藉此贖罪的權利; 人家就是想以死謝罪, 你有什麼立場阻擋?)。

節目中提到, 民調有近八成的民眾反對廢除死刑(選舉的投票率都沒那麼高),
一位死刑廢除推進聯盟的律師也指出, 以民眾現有的期望, 純粹廢除死刑非常難以推行, 所以他們應對的做法是建議將死刑改判為無期徒刑,
這點我和L也都堅決反對, 為什麼我們要納稅供養垃圾?
做了罪大惡極的惡事還能在獄中納涼, 吃稅金白白胖胖的吃到自然死, 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事!

所以我們討論出的結果是(強烈希望有關單位能慎重考慮):
如果真的非得為了國家形象偽善的廢除死刑不可, 那就改判無期勞役, 讓那些殺人者去做沒人想做而且危險的苦差事, 藉以賺取自己的生活所需(當然, 只付他們最低薪資的50%), 甚至供養其他刑期較輕的犯人(這樣稅金就再也不必提撥到監獄這沒什麼意義的區塊), 若有餘力還可以賠償被害家屬, 增加國家財源。
讓他們白髮蒼蒼的做到過勞死, 國家並沒有殺他, 也可以順理成章的達成那些偽善豬一心期望的廢除死刑。

再次重申, 我們沒有義務, 也沒有必要去維護那些以行動證明他們自己都選擇放棄了的"人權"假象。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看了洋基和紅襪本季的第一場對戰,
期待了整個星期, 比賽內容果然高潮迭起, 既詭異又不得不說精采。

今天是非常歷史性的一天, 美國時間4月20日, 在95年前的今天芬威球場(Fenway Park)首度啟用, 紅襪隊非常重視這一戰, 為此, 比賽的門票還特別出了值得珍藏的紀念版, 也排出了他們的王牌先發。
開賽前紅襪以9勝5敗, 超過六成勝率的戰績暫居美聯東區第一, 而洋基則以8勝6敗的戰績緊追在後, 注意到了嗎, "9勝5敗", 在芬威球場95歲生日的這一天出戰宿敵洋基, 詭異喲~
而啟用當年(1912)第一戰的對決內容, 就是由紅襪出戰紐約的高地人隊(Highlanders), 也就是洋基的前身,
當時紅襪以一分之差, 7比6打敗了紐約, 沒想到, 今天竟然又上演了同樣的情節,
即使是不信邪的我, 也不得不感到冥冥中一切真的都有注定。


原本一切都很順利, 三局上半洋基先馳得點, 劃破鴨蛋取得一分領先,
四局上半, 奇蹟製造機A-Rod, 又揮出一支陽春全壘打, 洋基2:0,
四局下半, 今年才剛鳳還巢的第一號先發投手Andy Pettite小遇亂流, 被紅襪隊捕手Jason Varitek擊出一支追平的兩分全壘打, 看來比賽又要從新開始了。
但別擔心, 五局上半, 勇闖Green Monster巢穴的四月怪獸, 恐怖的A-Rod又再度出擊了, 單場雙響炮, 馬上回敬一支拉開比數的三分彈,
距離06年由去年世界冠軍紅雀隊的強打少年, Albert Pujols所締造的開季單月14轟的紀錄, 只差了區區兩支, A-Rod今年的表現真的很可怕, 15場比賽擊出12支全壘打, 打點也累積了嚇死人的30分,
看來如果有球迷因為他去年的"失常"而將收藏出清, 今年一定會後悔得要死。

攻防持續, 比賽進入後段戰, 八局上半A-Rod又在Giambi的安打下跑回一分保險分, 情勢看來好像已經大勢抵定了。
但令人心碎的是, 在棒球中卻絕對沒有絕對。

八局下半, 狀況不穩定的中繼在好不容易取得一個出局數後,
對這場比賽勢在必得的總教練Joe Torre, 決定提前換上王牌終結者Mariano Rivera,
不知道是不是前一場對運動家所被轟出再見逆轉三分炮殘留的後遺症, Rivera今天表現得有點失常,
紅襪不但追平比數, 還反倒取得了一分領先。

九局上半, 洋基最後的反攻機會, 由Jeter率先展開攻勢, 但卻不幸在一壘前遭到刺殺,
Abreu順利上壘後, 下一棒輪到了救星A-Rod, 但是這一次, 他卻沒能如願擊出本場第三發, 不過他今天的表現已經很棒了, 不能太過苛求。
在紅襪的終結者岡島秀樹投球下, 順利取得最後的三振,
比賽結束, 紅襪最後以熟悉的7比6逆轉,
我想, 這一定是芬威球場的鬼魂在搞怪吧!

這是鬼魂們所獻上的一份大禮,
Happy Birthday! Fenway Park!

圖片來源: Yahoo Sports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去買菸時發生了一件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照常, 我事先準備了六十元整。
走進店裡時, 女店員正蹲在櫃檯下整理東西,
她看起來年紀蠻輕的, 化著濃濃眼線的雙眼顯得有些恍惚。
我直接走向櫃檯, 把錢放在櫃檯上, 然後對她說: "Marlboro Menthol一包"
她起身, 拿了一包菸, 對我說: "總共六十元"
我指了指桌上的硬幣, 她收了錢然後打發票,
接下來她把發票拿給我, 說: "找您四十元", 並遞給我四十元的零錢。

這就是關鍵的一瞬間,
想當然她誤以為我給了她一百元,
我非常直覺的露出了為難的樣子, 對她說: "總共六十元, 然後我給了你六十元"
她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表情中明顯有"好加在"的成分, 趕緊收回我退給她的四十元, 然後就這樣。
我奈著性子站在那裡等她打一張新的發票,
但她卻用一種"錢都拿回來了, 你還在這裡幹麼"的表情看我,
頓時, 我感到非常後悔, 看看她那樣的態度, 早知道就不要那麼誠實了。

話說回來, 誠實是一種本能, 不是一種選擇。
這樣看來, 為自己的誠實感到懊悔的我, 究竟是個好人還是壞人?


b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