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s for the people who deserve it
whither if they like it ...or not
The purpose has been fulfilled
when the moment I'm done
It's out of my hands
it's a complete process
I don't believe everything I said,
(least) not entirely I'll say
I don't believe everything I said,
what makes you think you're suppose to.
- Mar 07 Wed 2007 13:49
Songs for...
- Mar 07 Wed 2007 13:48
A Morbid Whisper ~For the almighty C~
Smaller than the reality, that's laughter's only capacity
Smaller than reality, a laughter's only capacity
Compare with the worst,
a perfect longing heart.
A mediocre start
None of the songs you sang were for me
but you're exactly the reason why I sing
"No, no, never!" might be your reply
but still that will never stop me from trying
This unstoppable feeling, growing inside
you may not find this charming, but I am not going to hide
Smaller than the reality, the laughter's only capacity
Smaller than reality, a laughter's only capacity
Compare with the worst,
a perfect lonely heart.
A mediocre start
None of the songs you sang were for me
but you're exactly the reason why I sing
"No, no, never!" might be your reply
but still that will never stop me from trying
This unstoppable feeling, growing inside
In case you change your mind, just give me a sign
I'm not saying it for rhyme
In case you rashly decide, to kick the hell out of my behind
I'm not saying it for rhyme,
but I can always drown myself in a pint.
- Mar 07 Wed 2007 13:48
Unbearable truth and weaknesses
難以承受的事實與怯弱
為何每每夜的降臨總是帶給我這麼多的感觸,
讓我每晚都再度明瞭自己的渺小,
使我, 強迫我, 承認自身的渺小。
啊! 殘忍而切確的事實啊!
讓我每晚徘徊在生與死之間, 並殘酷的逼迫我每晚正視自身的怯弱。
- Mar 07 Wed 2007 13:47
Output value 經濟產值
在黑鴉鴉的熱鐵板上放了八塊深褐色的冷凍牛肉排, 機械式的拉下上鐵板,
等待, 在約莫一分二十秒後, 我必須交出櫃檯欠的兩個麥香堡,
多出來的四塊可以補充存量不多的簡易保溫槽, 也可以做成兩個麥香堡,
或折衷, 四個普通漢堡, 要不要加起士, 個人隨意, 每額外多加一片, 帳單上要多添個五元。
鐵板"剎"的一聲緩緩往上升, 牛絞肉中包裹的白色脂肪在鐵板上噗滋噗滋的沸騰,
一滴油濺在我手腕根部三分之二吋的所在, 在黃澄澄的皮膚上, 繼續噗滋噗滋。
No one gives a shit if it hurts.
從麵包機取出一對對烘烤過後的蓬鬆漢堡殼,
這個步驟要很小心, 因為漢堡麵包很輕, 如果太大力甩到地板上, 比較有良心的人就至少要多損失個3, 40秒了。
抓一把切絲生菜, 我用特製的佐料槍精準地在中心處擠上一坨橘黃色的特調醬料, 像是小心修飾地擺上兩片酸黃瓜和起士,
最後, 是剛起板的牛絞肉排, 肥吱吱, 噗滋噗滋。
我能在兩分鐘之內交出四個完整包裝, 製作得像宣傳照的麥香堡, 我每週五天準時報到, 每次作滿整整六小時,
我刷地板, 我拖垃圾, 無論值班經理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我工作不到一個月就當選最佳服務員,
請問, 這定義了「我」的存在了嗎?
這裡就是戰場, 熱烘烘的中央廚房,
外場人員爭相嘶吼著密語似的符號,
"小可, 大薯, 四塊雞兩個, 玉米一, 雞四個, 豬一個, Bagel兩個要加蛋"
是的, 這裡就是戰場, 敢問這位客人的原形可是豬?
戴著髮網的肉身陶偶卑微地向跨國企業領取最低薪資, 像個機械人似的執行指示屠殺自尊。
- Mar 07 Wed 2007 13:44
Five Quarters of the Orange

故事大綱一直是個我不太能理解的概念,
要在三言兩語間把一個敘述完整的故事濃縮,
對我而言, 是種對作品本身最大不敬的褻瀆。
但話雖如此, 在選購書籍時, 眼光卻仍忍不住瞄向書背,
正如惡之於善, 看來, 它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柳橙的四分之五"正是一本非常難以大綱概括描述的作品。
繼"濃情巧克力"後, 作者瓊安‧哈莉絲(Joanne Harris)的再一部力作。
其實截至目前, 我尚未讀過"濃情巧克力"原著,
但對於那部攪動人食慾, 即使對西方觀眾而言也充滿了異國風情的電影本身卻不得不豎起兩個大拇指,
一般而言, 我不太常看標榜"溫馨"類型的電影或書籍,
那個字眼反射性的使我反胃。
因此, 生理防衛機制作祟,
對於"柳橙的四分之五"我是以"加減看"這樣的心態翻開第一頁的。
然而, 在閱讀了三頁之後, 我發現自己非常欣賞瓊安的文風。
前一秒她能寫出"從心底\舀起這一勺甘美"這樣優美的詩句,
下一秒卻不時充斥著"惡毒的小賤人"之類的獸性叫罵,
我欣賞她這種帶了點粗鄙的優雅。
(正如我超愛看公視版的"嫁妝一牛車"; 陳亞蘭的演出"讚啦!")
(蔡小姐, 由衷感謝你流暢的翻譯和詳盡的附註。)
她的書很"順", 而且充實,
是我自"惡童日記"和"香水"以來少有的閱讀經驗。
很"順"的書會讓人不自覺一口氣看完,
但我覺得"達文西密碼"過譽了。
(概念不錯, 但敘述雖然流暢卻有點平凡, 像一部Action Movie, 看完之後連刺激都不剩)
作為一個故事, "柳橙的四分之五"無懈可擊。
美食, 回憶, 家庭, 愛情, 戰爭, 納粹,
幾乎所有吸引人的重要元素它都具備,
但當這些元素被一一點名時卻顯得不太起眼,
別被唬住了, 當癲狂再次發作, 純粹的人性揮發,
調皮中夾雜了一絲充滿惡意的野性, 刻薄的幽默滿到溢出眼眶,
這是一本關於女人, 關於母女關係, 關於人性, 但卻不見得"溫馨"的珠玉結晶,
瓊安絕對能使你感到不虛此行。
★Joanne Harris Official-site
http://www.joanne-harris.co.uk
- Mar 07 Wed 2007 13:42
Song list & More: Gomi Zero Live special
PM 6:00開放入場 PM 7:00開演 PM 9:30(預定9:00)結束
演唱會曲目一覽:
曲目01: 音速飛拳
曲目02: 首
曲目03: 沉睡的森林王子~春夏秋冬~
Talk - 久違的問候
曲目04: Swinging night
曲目05: 夏色
曲目06: 樹海之系
曲目07: Composition A
Talk - 介紹樂團成員
曲目08: "沒有道路之路" (Michi-naki-michi) *曾出現在"Heaven's Hell" DVD中的未發表曲
Talk - 關於GomiZero大作戰之始末, 向海外樂迷問候(內容如下)
曲目09: 珊瑚礁
曲目10: Raining
曲目11: 榮耀之愛
曲目12: 流星群
曲目13: Countdown
曲目14: Indigo Blue
曲目15: 暗默情事
Talk - 關於姬百合塔與和平
曲目16: 陽光普照時降雨
曲目17: 風化風葬
曲目18: 燃燒的草原
曲目19: Happy Ending
終曲: (曲名不詳, 也許是新曲!?)
安可曲: 堅強善變的人們 *Cocco生涯首度Encore
閉幕
Musicians
Vocal Cocco
Bass Takamune Negishi (from DSL)
Guitar Susumu Osada (from DSL)
Guitar Hiroyoshi Nishikawa (from CRAPEVINE)
Drums Tetsu Mukayama
Keyboards Toshibumi Shibata
*********
關於這十分鐘的談話 (精簡版大意)
大家都摒氣凝神, 非常專心的聆聽, 不少人還哭了, 她自己也數度哽咽。
她說, 自從發起這個活動, 她收到海內外各方湧入的許多信件, 有的人希望她也去他們的家鄉舉辦這個活動, 也有人希望她舉辦關懷孩童, 或重視環境問體之類的慈善活動等等, 外界的期望使她受寵若驚, 也備感沉重, 但是當初發想時, 其實只是計畫舉行關於本地, 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的小規模活動,
她說自己只是個普通的那霸市民, 在這個地方出生, 成長, 所能做的就只有撿垃圾, 使污染降到最低, 如果能藉由歌唱, 而使"珍惜自己重視的地方"這樣的意念, 因為這個活動, 而得以傳達, 她的任務就達成了。
"GomiZero大作戰"的主旨, 並不是由她去要求人們撿垃圾, 而是希望藉此喚起人們對自己家鄉的愛, 而自發性的愛護自己的地方,
因此, 她說, 基本上, "GomiZero大作戰"這個標題從一開始就取錯了, 其實本質上, 這個活動應該叫作"愛鄉愛土大作戰"。
她說"GomiZero大作戰"這個活動, 其實並不一定都要由她所舉辦, 每個愛護自己家鄉的人, 都可以發起自己的"GomiZero大作戰"。
她說, 這次的演唱會其實是在05年的"GomiZero大實戰"結束時就決定的, 原本她是打算招待這幾年參與活動的孩子, 義工, 朋友與人們, 比照03年, 舉辦一場免費的演唱會來作為答謝, 但因為種種執行上的困難(抱歉, 這裡我聽不太懂), 所以最後只好以售票演唱會這樣的形式舉行了。
她說, "雖然是想為了感謝大家而唱, 但當時熱情參與的人們, 今晚或許並不在這裡, 無法如願舉行, 這點實在非常遺憾, 但換個角度想想, 即使是單純的歌唱, 能夠順利舉辦其實也不賴, 不是嗎。"
她說, "如果底下有曾寄信給我, 希望我幫助, 或是等待我的回應的人在的話, 我要向你們道歉, 我沒有辦法回應你們的期待, 對不起, 那些信我都有看, 但我能做的只有繼續歌唱, 請原諒我的任性。"
她說, 現在提到Cocco, 人家就會說: "啊! 撿垃圾的那個嘛!"
有些無奈的笑了笑, 然後她接著說: "不是撿垃圾的, 是唱歌的喔!"
"因為想要歌唱而唱, 因為喜歡歌唱而唱, 為了愛而唱。"
"謝謝大家的參與和幫助, 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找尋自己的"GomiZero"。"
最後, 她以英文向歌迷們答謝:
(要說英文前, 她還有點尷尬, 結巴了一下, 害羞的笑了笑; 雖然用詞淺易平實, 但發音比起大多數日本人好太多了, 蠻標準的, 使我想起碧玉的冰島式英文)
"So I'm giving quite a long speech now, but things are so simple.
What I want to say is, I love my country, and I want to love your country, and I want to love the world we are living now.
I'm really glad to be here tonight, thank you for coming." -Cocco
*********
後記:
這是Cocco生涯第一次正式在沖繩開唱("Heaven's Hell"那次算是非官方的特別演唱),
我本人也去參加了這次盛會, 但因為買不到票(6月24日開賣的門票, 網路預購早早就銷售一空, 當日卷和黃牛票的構想也因為塞車而飲恨, 見前文),
所以只能待在會場外聽免錢的, 但是我並不孤單, 場外還是有很多很多的樂迷分散在會場週邊的草坪與堤防邊, 大家都很安靜的聽她歌唱。
報紙上(Okinawa Times)寫說她唱了22首歌, 但這裡記載的很明顯只有21首, 也許是我漏記了,
因為嚴重塞車而稍微遲到, 差不多在"樹海之系"時抵達, 沒聽到"夏色"真是恨啊。為了彌補空虛的心, 所以我只能瘋狂採購週邊商品和CD, 或許這也算是種另類的收穫吧!
之後, 非常非常非~常幸運的, 我在網路上買到了這場演唱會在"WOWOW"轉播的實況影像,
這兩種經驗加乘, 我也可以算是親眼目睹了吧! 癡人妄想啊~
P.s. 後來看了琉球新報的報導才知道, 原來Cocco的演唱會從來沒有唱過安可曲, 這次的"堅強善變的人們"是史上第一次。
(在演唱會結束之後, 觀眾不肯離場, 持續熱烈鼓掌超過15分鐘, 好不容易才抝到的。)
而"WOWOW"的轉播中並沒包含這一首, 但是在牆外聆聽的我也算是躬逢其盛了,
這次沖繩之行, 就這麼巧的碰上了她許許多多的"第一次", 真是太幸運了!!
就像她在演唱會最後大喊的"沖繩! 我愛你!", 我也很愛沖繩喔! 有機會一定會再去的!
目前人在台灣, 至今仍舊非常興奮的Bone
轉載自: Cocco Forever!
- Mar 07 Wed 2007 13:41
815: I Love You
太過耀眼, 難以直視
人是否會因幸福過量而致死?
若此, 我必將死去
蠱惑, 已使我眼盲
一千種面貌, 綻放著閃亮
不認識你了, 雖說從來都不曾相識
我的病, 我的癖, 我不變的執迷
對你的想像, 使我完整
你的幻象, 將我塑造成
一個更好, 更好的人
塞滿了溫柔, 裡面全部都是
你以生命一絲一絲紡出的聲魂
種種情緒, 相互交織, 充滿了愛, 柔軟的紗
試圖攀越, 佈滿藤蔓, 你所築起的高牆
是該慶幸的, 我距離你, 只隔了一道牆
Bone 2006.8.15
in Ginowan, Okinawa
轉載自: Cocco Forever!
- Mar 07 Wed 2007 13:40
Report: Cocco "Gomi Zero Live special"
2006年8月15日, 終戰紀念日,
沖繩所有的媒體, 全都被日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的事件所佔據。
是晴朗的一天, 適合歌唱的一天, 一如往常, 將來也還會是這樣。
太陽耀眼得像是烤箱中的燈光, 要在小螞蟻似的人群身上,
厚厚, 抹上一層焦糖狀的蜜, 閃耀, 染上一層古銅色的油亮。
那片海, 綿花糖似飽滿的雲, 澄澈得令人心碎的天空, 地上一簇又一簇的綠, 一朵比一朵艷麗的花。
5年不見了, 你還是那麼美麗, 雖然出生在台灣, 但卻在這裡才覺得回到家,
Okinawa, 你是我夢中不變的原鄉。
似乎有些立意不良, 兩次來這都懷著明確的目的, 但只想, 一步又一步的, 稍稍接近她。
如果不曾知道Cocco, 我還會那麼愛沖繩嗎?
答案是肯定的, 只是沒"那麼"愛了罷。
沒有票, 買不到, 只是一股傻勁, 那樣堅定, 情熱熊熊燃燒。
老實說, 我並不奢望見到她, 親眼直視太過衝擊, 那樣, 或許我會死於幸福過量。
老實說, 我當然希望見到她, 但, 親眼直視衝擊過激, 這樣, 我必將死於幸福過量。
喜歡沖繩, 不光是因為Cocco, 認識得越深, 越能夠理解, 難怪這個地方能夠孕育出這麼棒的人。
那樣的文化, 充滿了包容, 對待生命的豁達, 節慶式的開朗,
處世的態度, 愛好自然與和平的深切想法, 這個地方, 非-常-健-康。
下午六時, 搭上公車, 司機的英文有待加強, 碰上塞車, 不幸, 我心急如焚, 緊張, 只怕下錯地方。
七點半了, 天色暗了, 演唱會早就開始了, 還卡在路上, "早知道"就該四點出發, 千金難買啊!
晚了, 到了, 飛奔往歌聲隆隆作響的方向, 黃牛票的構想, 甜得太過天真, 人們早已入場。
會場外的草坪, 聚集了大批人群, 懷抱著一絲希望, 和我一樣。
是夜, 我們在同樣的天空下, 靜靜地竊聽著她的聲線。
無料, 在同樣的天空下, 她為了我, 也為了你而歌唱。
21首歌, 兩個半小時, 掏心掏肺的熱唱, 她細說活動始末, 再開的原由。
望著海, 我倚著堤防, 聆聽她的聲音, 唱到"Raining", 她數度哽咽啜泣。
"Count Down"響起, 我幾乎放聲尖叫, 想像著她的表情, 也只能想像。
即使"感動"二字亦無法描述, 模擬, 當時我激動的心。
曲終, 人不散, 掌聲響起, 15分鐘, 毫無間斷。
熱情無法抗拒, "堅強善變的人們"是安可曲。
Cocco, 我們, 善變嗎? 但你卻是, 那樣的堅強。
參加過數次售票演唱會, 卻是沒票的這次最棒。
轉載自: Cocco Forever!
- Mar 07 Wed 2007 13:40
Report: Cocco海報回顧展(2001年)
2月28日~3月4日(2001年)
RYUBO百貨公司7F 免費入場
時間:2001年3月3日
沒有心情慢慢的等電梯, 懷著忐忑不安的朝聖心情,
我急忙的由樓梯奔向位於沖繩市區地標的RYUBO百貨公司7樓展覽廳,
爬了140幾階的樓梯, 氣喘吁吁的到達了7樓,
一步入那個空間, 很明顯的, 我感到氣氛的轉變,
沒有喧鬧的人聲, 也沒有吵雜的廣播,
直接映入眼簾的, 是被沉黑布幔包圍的展覽空間,
入口處右側架設了一台三四十吋的平面電視, 播放著Cocco歷年來的PV,
電視機前擺了數張椅子, 讓人隨意坐下觀賞, 而大家也都很有默契的保持沉默。
在入口處左側設置了一個小攤子,
販賣著才剛在21日同時發售的"羽翼 ~ lay down my arms~"
和沖繩限定的"風化風葬 (CD SINGLE+ VIDEO Set)"。
慢慢的往會場內走去, Cocco歷年來的宣傳海報靜靜的排列在左右鋪設灰色地毯的走道兩側,
而會場中央, 則是她先前刊載於"琉球新報"的親筆公開信, 8張A4大小的手稿整齊的排列,
周圍以紅白相間狀似神社專用繩圍住, 莊嚴肅穆的空氣, 散發著近似告別式的氛圍。
在會場最內部, 整面牆架則是設著巨大的螢幕, 同樣播放著她的Promotion Video。
剛放學的中學生, 年輕的情侶, 氣質優雅的中年婦人,
以及手上提著可能才剛在地下美食街買來晚餐的菜的家庭主婦,
會場內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參觀的人們都非常的安靜而且有秩序, 雖然是在人來人往的百貨公司頂樓, 但卻保持了美術館級的秩序。
看了一輪後, 我向入口攤位的工作人員詢問能否拍照,
但很遺憾, 她告訴我會場內禁止攝影, 但她很親切的告訴我, 可以拍攝會場外觀,
並在我的懇求下, 送了我一張"羽翼"的宣傳海報。
空氣中充滿了沉穩祥和而略帶哀傷的"Cocco氣氛"。
我一直待到百貨公司的打烊時間到了, 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轉載自: Cocco Forever!
- Mar 07 Wed 2007 13:38
Report: Cocco親筆公開信的彆腳翻譯(2001年)
以下是Cocco在2001年2月初於"琉球新報"上所發表的公開信中文翻譯,
但是因為本人日文不算太佳, 所以非常可能出現些許錯誤, 僅供參考。
給最心愛的沖繩
1.
自從成為歌手Cocco之後,
我對沖繩最直覺的反應是逃避;
與其說是逃避,
到不如說是無法接近。
沖繩是很強烈,
美麗, 而且炫目的,
它炫目得使我睜不開眼。
就這樣, 閉著雙眼。
如此一來, 好幾次一邊回想,
一直用眼睛, 在沖繩的天空下漫步。
然後我的眼睛就睜開了。
我就像要逃跑似的飛出過往般。
像個呆瓜一樣的喜歡過沖繩。
"那現在呢?" 我焦慮的思考著。
2.
就好像和不喜歡的人怎麼樣也對不上眼一樣。
話雖如此, 至今還是回去過了好幾趟。
不是以"Cocco"的身分, 而是以"Koko"的身分。
在沖繩是不能帶著"Cocco"的。
"沖繩人Koko"和"歌手Cocco"是不同的, 我是這樣認為的。
在沖繩, 歌手Cocco是不必要,
也不需要被提起的。
在我的心中,
一直有這樣的一條界線拉扯著。
周圍的工作人員對於我對沖繩這樣的想法也都能夠理解;
在這次巡迴演唱的途中, 我提出了推出"沖繩限定CD"這個概念時, 大家都被嚇了一跳。
3.
我自己也被嚇了一跳。
從出道至今, 已經有三年了。
歌手Cocco和沖繩人Koko之間的界線維繫著;
就這樣過了三年。
無論是哪一方, 都有著各自的自我認同;
就這樣過了三年。
然而, 在這三年間, 沒有一天是不想著沖繩的。
我一直都是想著沖繩的。
在那光輝照耀之下, 沒有一件事是能夠遺忘的。
那天空和那海, 所褪去的記憶, 是一件也沒有的。
即使如此,
沖繩一直都是這麼的遙遠。
因為到不了, 所以一直盼著能夠到達;
我這樣焦慮的想著, 祈禱著, 的同時決定,
Cocco的歌, 就到此為止了。
4.
在這之前, 我從不曾考慮過在沖繩舉行演唱會的念頭。
我的歌, 大概, 全部都是關於沖繩的吧!
若是因為那風景和音樂重複的緣故,
我一定不會歌唱的吧!
那太過迷炫, 太美了, 就如同夢境一般。
我想我是不唱了。
當我唱著關於白雪的歌的時候,
當我唱著關於山巒的歌的時候,
不管唱著什麼, 我的心中都一直有著沖繩。
我只是一直遠眺著沖繩
付出我的聲音
揮揮手。
像個呆瓜一樣的愛著沖繩。
5.
如果要我談論關於沖繩的事,
或著要我為沖繩而唱,
都是不可能的事。
我是為自己而歌唱,
我對沖繩的感覺太過深刻,
是語言無法形容的,
所以我的期待是不可能實現的,
只是我的心中一直都有著沖繩。
這是千真萬確的。
就這樣, 愛著沖繩,
想著沖繩,
想得如此心焦,
到底要如何才能夠傳達呢?
6.
在這次tour所演唱的"風化風葬"這首歌,
並不是為沖繩所作,
也不是為沖繩所唱的。
就我所被觸及到的程度,
沖繩是沉重的。
只是單純的, 一直想著沖繩。
在北海道演唱時想著沖繩,
在福岡演唱時也想著沖繩;
果然,
我還是懷念沖繩的。
想念著沖繩的光芒。
就這樣,
我心中的界線消失了。
漠然的,
只想在沖繩的空下把這首歌給釋放。
7.
在這世間,
沒有意義的事,
一定一件也沒有;
我想, 能說明的程度也不光是簡單的東西;
所以, 一件也無法具體的明說。
這樣並列的話語,
是不被承認,
也無法說明的。
只是,
我只是一直遠眺著沖繩;
祈禱著, 付出我的聲音;
就在這裡, 揮揮手。
遠眺著, 歌唱。
像個呆瓜一樣的愛著沖繩。
無論如何,
一定能夠到達的吧。
8.
一直都深愛著。
將一百萬個吻傳達給
我所心愛的美麗的島
Cocco 2000. 10
Source: www.cocco.co.jp and 琉球新報
轉載自: Cocco Forever!
- Mar 07 Wed 2007 13:38
Report: Cocco Last Live (中場休息時間)
中場休息時間:
與樂迷對話 -"歌姬"首次發表 (清唱+自創舞蹈版)
大家晚安, 終於又回到東京了。
[群眾鼓掌尖叫]
這一個月來四處巡迴旅行, 行程滿滿, 讓我產生了一種化身為偶像的錯覺。
說到最近的偶像如果不會又唱又跳好像還是不行的(停頓了一會), 最近我第一次寫了一首搭配舞蹈的歌。(摀著嘴害羞的笑說)
[群眾鼓掌尖叫]
雖然覺得很害羞, 但是還是請大家先閉嘴一下聽聽看。
[底下有人說 " 好可愛"]
吵死了。(小聲的對著麥克風說)
[群眾大笑]
她開始清唱(歌姬)表演。
--------------------------------------------------------------------------------
中場休息時間:
與樂迷對話 -關於手機
現在請叫我公主。(笑說)
[底下"公主", " 公主好可愛" 的叫聲此起彼落; 每有一個人叫她, 她都會回答"喲!"。]
平常和經紀人聯繫都是透過電報, 但是這次tour中, 為了方便聯絡, 在經紀人的強烈要求下我也有手機了。
[群眾鼓掌]
因為擔心如果臨時找不到我, 演唱會就辦不了, 所以經紀人特地去替我辦了限期一個月的手機。
[底下有人說 "好可愛"]
爲什麼? 現在在談論關於手機的事, 這種事有什麼好可愛的?
[群眾大笑]
但是一拿起來看看這個東西還真是便利, 畫面上竟然還有名字, 不管是誰打來的, 對方的號碼等等上面都有顯示, 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還嚇了一跳。
[群眾大笑]
看到是經紀人打來的, 當然就不接了。
[群眾大笑]
雖然很方便, 但是我好像還是不太適合這麼先進的東西, 放在皮包裡忽然發出聲音還是會覺得怪怪的, 我一次都沒打過, 所以等10月7日合約到期之後我還是會去把它解約的。
[群眾鼓掌]
--------------------------------------------------------------------------------
中場休息時間:
與樂迷對話 -樂團成員介紹
現在要介紹樂團成員。
[群眾鼓掌]
現場這裡也是, 那裡也是, 到處都有事務所的人。
[群眾鼓掌]
(開始介紹樂團成員) 小提琴手武藤佑生, 吉他手長田進, 鼓手向山Tetsu, 貝斯手根岸孝旨, 吉他手堀越信泰, 鍵盤手店長(柴田俊文)。
[群眾分別報以熱烈掌聲]
在現場演唱會中, 有著比眼前看得見還要多上一百萬倍的工作人員參與, 大家都是一路上支持著我們的力量。
直到現在, 我對樂團成員和工作人員們都還不是很熟, 因為我怕產生感情之後會捨不得分別, 捨不得拋棄這份感情。
我一直盡量不要留下回憶, 因為回憶是種牽掛(哽咽), 使我難以承受。
[群眾變得靜默, 底下不時有人為她加油打氣]
(笑著擦拭眼淚)但即使想成為芭蕾舞者, 即使一直想回去沖繩, 這次我和大家相處得非常愉快。
樂團的夥伴, 工作人員, 大家都注視著我, 眼前的人們, 大家都耐著性子, 認真的聽我說這種無聊的事, 簡直就像是被當作公主一樣的狀態。
但是公主只存在於舞台上, 下了舞台, 我也只是個普通的沖繩女人, 騎著腳踏車去超級市場買東西, 腳踏車沒停好, 撞倒整排停在旁邊的腳踏車, 我就是這樣的女人。
我得自己一個人將所有的腳踏車扶起排好, 沒有人會幫我。
[底下不時有人大喊 "不要哭"]
我一直認為自己不能太依賴工作人員, 盡量不要給他們添麻煩, 所以我一直很努力一個人演唱, 我一直都是一個人演唱。
但我知道, 因為有大家我才能在這裡演唱。
這次大夥一路上齊心努力走了過來, 回憶雖然沉重, 但我希望能化悲傷為力量, 有大家才有我, 但是公主也只剩下最後的幾分鐘了, 演唱會一結束, 我也將回復為原來的我。
[群眾再次靜默]
在此我想向大家致謝, 這些或許可以等到演唱會結束後到後台再說, 但演唱會後, 工作人員又要忙著整理會場, 有些人也要趕著回家, 沒人會理會我, 所以我要趁現在說: "能夠唱完這十一場演唱會, 真是太好了!", 謝謝所有的夥伴, 再見。(她向觀眾鞠躬, 最後幾乎是哭著說完的)
[群眾響起熱烈掌聲]
轉載自: Cocco Forever!
- Mar 07 Wed 2007 13:36
Report: Cocco Last Live (due to 2006)
2001年2月, 人氣絕頂的Cocco忽然無預警發表了活動中止的聲明, 使許多人感到強烈的震撼與衝擊。
自1997年出道以來, 一直散發著超越時代隔閡, 獨自閃耀的光芒, 她4年來的各種活動在無數人的記憶中留下了極為深刻, 且不可磨滅的印象。
2000年10月6日, "Rapunzel -9處11場巡迴公演"最終日, 於日本武道館, 活動中止前最後的一場現場演唱會。
Last Live in Tokyo Nihon Budokan
演唱會曲目一覽:
曲目01: 獸道
曲目02: 濡濕的搖籃
曲目03: 水鏡
曲目04: 成熟的罪行
曲目05: 風化風葬
曲目06: 深邃森林之絲
中場休息時間: 與樂迷對話 -"歌姬"首次發表 (清唱+自創舞蹈版)
曲目07: 海原上的人魚
曲目08: 'Til was on my Birthday night
曲目09: 波羅美利亞
曲目10: 白色狂氣
曲目11: 堅強善變的人們
中場休息時間: 與樂迷對話 -關於手機
曲目12: Sweet berry kiss
曲目13: 遺書
曲目14: 荊棘
曲目15: Countdown
曲目16: 向星星許願
曲目17: 沉睡的森林王子~春夏秋冬~
曲目18: 光明之火
中場休息時間: 與樂迷對話 -樂團成員介紹
曲目19: 溫柔臂彎的祈禱者
終曲: 羽翼
閉幕
*********
以下是Cocco之前曾經接受訪問時談到關於現場演唱的片段節錄:
Interviewer: 你喜歡辦現場演唱會嗎?
Cocco: 在一場現場演唱會之後我可以連續幾天什麼事都不做。
Interviewer: 你真的是竭盡心力去釋放體內的東西。
Cocco: 對, 你知道, 在身心雙方面我都需要非常強的能量去徹底誠摯的愛, 然而在耗盡之後, 如果你要求我再多唱幾首歌其實是蠻困難的。
錄音對我而言是賦予我體內所排出的"苦痛"型體的一種形式, 而現場演唱則是淨化它的過程, 所以說如果要找一個對等的字眼的話, 那就是"葬禮"。
Interviewer: 葬禮? 那在你的苦痛安祥的死去之後呢?
Cocco: 我會變得溫柔。
Interviewer: 你是指溫柔會返回你身上?
Cocco: 不是返回, 我的意思是, 在所有人出生時都是充滿了溫柔與祥和的, 而在成長的過程中, 痛苦與回憶還有其他的東西會逐漸掩蓋它, 雖然其中也有喜悅, 但那些種種情緒會將你填滿, 進而使得溫柔消失殆盡, 單純被這些"痛"給填滿; 然而, 現場演唱就像是"轟"的一聲劃開身體, 洗滌那傷痕中所有不潔的情緒, 使我再度感到溫柔(笑)。
在看過她的現場演唱會之後, 實在不難理解為何她會將現場演唱與葬禮畫上等號,
就好像不要命似的奮力去唱, 她在演唱會中幾乎是竭盡所能地表達了百分之兩百的真誠,
尤其是在較為"激動"的歌曲行進時, 她會隨著節奏賣力舞動那一頭秀麗長髮(也許是受到重金屬樂風影響),
這種甩頭舉動使我打從心底十分佩服, 因為我甩兩下就暈了(也許是我血壓較低), 她還能邊甩邊唱, 弄到自己幾近虛脫。
轉載自: Cocco Forever!
- Mar 06 Tue 2007 14:46
Billy&tweezers 比利與鉗子
Billy痛恨自己的聲音, 因此他不喜歡說話。
他幾乎不接電話, 最多只以單詞來表達意思(喂, 哦, 嗯, 掰),
但是周圍的人們都認為Billy只是不擅表達, 或是生性內向,
對於這些誤解Billy從不辯答, 因為他寧可被全世界誤解也不願意多聽見自己可憎的聲音一次,
到後來Billy竟然有將進兩年不曾開口, 除了吃東西、喝水、打哈欠或噴嚏, 有些不熟的人甚至以為Billy天生是個啞巴。
他再也沒有比較熟的人。
有天半夜, Billy在家裡整理書櫃, 正當他試著把書櫃最上層的書搬下來時, 忽然一陣劇烈的天搖地動, 好巧不巧, 那正是惡名昭彰的921。
一本厚厚辭海像是時候到了的樹葉般自書櫃頂端落了下來, 狠狠地砸在Billy脆弱的腳背上。
基於可悲的生理反應, 他發出了一聲睽違了兩年以上的慘叫,
「"啊~~~"」, 那聲音既沙啞又粗糙, 像是生了一層厚厚的鏽的古舊門軸被猛然推開。
然後緊接著的是一陣冰冷蒼白的沉默, 忽然, 他掩面哭喊, 「我受夠了!」。
雖然只是很微弱的, 但是我確實隱約聽見那吼叫聲中參雜了一絲靈魂被撕裂的絕望雜音。
他完全忽視天搖地動的震幅, 毫未嘗試為繼續活下去而逃到戶外, 只是衝向他積滿塵埃的工具箱, 慌亂的東翻西找,
"嗖"的抓起一隻巨大的銀色鉗子, 他默默的冷眼凝視著映在金屬鉗子上自己扭曲顫抖的倒影,
然後毫不猶豫的用雙手把嘴扳開到極限, 用修長的手指探索著溫溼滑膩的口腔,
慢慢的, 慢慢的, 一吋又一吋, 越伸越深, 直到喉嚨最深處; 他右手的中指隱約碰觸到一小段很有彈性的肉片。
此時雖然嘴張的很痛苦, 但他的嘴角還是很明顯的上揚。
立刻用左手拾起放在桌上不斷跳動的鉗子, 他小心翼翼的夾住深處於喉嚨之中的肉片, 箝緊, 然後迅速的, 他將鉗子用力往外拔。
「啪!」的一響, 一小塊閃現著油亮光澤的粉紅色肉片應聲摔落在距離他約兩公尺前的地上,
傷口有些血逆流到氣管, 他乾咳了幾下, 幾口血從喉嚨噴出, 但是卻沒有半點聲音, 周圍就像之前一樣安靜,
他興奮得大跳大「叫」, 除了咚咚跳腳聲, 周圍還是像之前一樣安靜, 只聽得見地球轟轟舞動的聲響,
接著他緩緩的走向小肉片, 並將它撿起像專家檢視珍寶般細細端詳, 並輕輕拍去像胡椒一樣黏附在上面的灰塵,
非常溫柔非常溫柔的, 然後小心翼翼的連同鉗子將它收放在工具箱的一個小角落。
- Mar 06 Tue 2007 14:43
累...
雙眼佈滿血絲, 連飯都忘了吃, 覺都不太睡,
在經過96個小時持續不斷的熊熊燃燒後,
我已經精疲力竭了。
空蕩蕩的, 連一個回應的鬼影子都沒有,
難道, 就算在虛擬空間, 我也必須獨自面對無限空蕩嗎?
朋友, 你們算什麼朋友嘛!
家人, 你們去吃屎吧!
(沒錯我就是在對你說! 使用我的帳號去誠品購物的豬頭)
Ps. 沒辦法這是在你回應前寫的!
- Mar 06 Tue 2007 14:42
A sound of pain: 聲音...與其他
我羨慕Kurt Cobain的吶喊,
他的吶喊痛得很誠實, 我做不到那樣, 即使真的痛得要死聽起來還是就是不夠, 只像是在鬼叫, 即使誠實也只是單純的噪音。
我喜歡Cocco的尖叫, 基於同樣的原因。
我從來都不喜歡自己的聲音, 因此我寫下"比利與鉗子", 但是漸漸地, 在不斷重複聽自己唱歌之後, 我感到自己的聲音有一股平淡的悲哀,
或許技巧不怎樣, 偶爾還會走音, 但卻絕望, 尤其是那些幾乎唱不上去的高音,
那是我想要的感覺, 即使我還是討厭自己的聲音, 但我接受它。
我仰慕誠實的人, 有才華, 但並不譁眾取寵的人,
歌手樂手畫家作家藝術家攝影師或演員, 他們優秀, 但不炫燿技巧, 他們表達, 性別不再重要, 他們的作品代表他們的存在, 甚至超越, 活著死了其實都無關緊要。
基本上, 我喜歡低調的人。
我喜歡Jeff Buckely性感的呻吟, Freddie Mercury帶了點三八的戲劇性, Ed Harcourt的低鳴與偶爾狂熱, Aimee Mann淡淡悶悶的憂愁, Janis Joplin哈哈笑的滄桑, Morrissey的自戀與自溺, Tori Amos誠懇的偏執, 他們都很誠實, 至少他們都"顯得"很誠實, 所以我喜歡他們。
我在聽哀傷的歌時都不會哭, 我眉頭深鎖, 我認同, 但是我不會哭,
反倒是溫馨快樂的歌會使我淚流(像是Queen的"Miracle", "Friends will be friends", 或是John Lennon的"Imagine"和"Strawberry fields foever"之類),
我好羨慕, 好嚮往那樣的意境,
但是爲什麼這個世界不是那樣?
看"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我沒有哭, 確實有點感人, 但是我沒有哭。
看"可魯"時, 我覺得很無聊, 我很愛狗沒有人比我更愛狗我是狗年生的, 但是我覺得無聊。
看"電車男"時我哭了一點點, 不是因為那愛情, 而是因為悲哀的自我投射。
每次"獅子王"開場時我都會哭, 看"熊的傳說"時哭了一點, 看"螢火蟲之墓"時哭了, 看"舞動奇蹟"時哭了, 看"在黑暗中漫舞"時哭了, 因為那實在太過真實太過殘忍。
有時候我沒哭並不代表我不喜歡它們, 但同樣的, 有時候我沒哭也不代表我喜歡它們。
基本上, 我並不是一個愛哭的人。
無論何種媒體, 我總喜歡故事中的配角,
我超喜歡"男色誘惑"裡的裕次, 喜歡"鬥陣俱樂部"裡的巴伯和瑪拉, 喜歡"猜火車"裡的史霸或卑鄙, 喜歡"蝙蝠俠2"裡的貓女(蜜雪兒菲佛版), 喜歡"攻殼機動隊"裡的塔奇克馬, 喜歡宮崎駿動畫裡的所有老太婆角色, 尤其是"天空之城"和"神隱少女"。
我喜歡彭彭和丁滿, 我喜歡柯達, 我喜歡節子, 我喜歡比利艾略特的黑髮朋友, 我喜歡克娃達,
我喜歡性格裡有一點三八或囂張成份的角色, 不是不喜歡主角,
只是有時候他們會太過正經, 有點悶, 我喜歡注意那些容易被遺忘的。